放大圖片
高端電腦炒港股 每日成交過億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孔雯瓊 上海報道)港股近期成交動輒千多二千億元,為港府庫房每日貢獻2億至4億元的印花稅收入,個別股份更有過百倍的升幅,有如此大的成交額,內地投資者功不可沒。在他們看來,港股沒有A股的瘋狂,不會三更窮五更富,記者近日訪問多位內地的港股投資者,有的在十多年前已經暗渡陳倉,有的則在去年「滬港通」開通後才接觸港股,他們的膽識及設備都完勝香港散戶,除配備有高性能的炒股電腦外,下手都以狠辣見稱,看準就「狠狠買」,有的每日交易可上億元。
曾認購過上海老八股的韓先生,絕對稱得上是一位最早投身股市的資深股民。不願上鏡的韓先生自稱低調行事,不喜聲張,雖然每日賬上經手資金可達上億元,但他平日從不穿戴名牌,出行從不開豪車。記者初見韓先生時,他上穿暗色polo衫,下配灰色料作褲,如果不看他辦公室的8屏炒股電腦,以及手機中眾多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士對他關於股票詢問的聊天記錄,一般人絕對不會將這樣一個外表樸質無華的阿叔和一名資深老辣的投資者聯繫在一起。
十年前已殺入港股
作為內地最早開戶港股的一批投資者,韓先生表示他炒港股是在「交過學費」以後才學會的,好在現在已經非常熟練,手段講的就是快、準、狠。他告訴記者,在內地炒港股的投資者中,他絕對可以排行第一批,早在10多年前,他就通過香港大福證券(現已易名海通國際)開戶,當時因為港股在內地絕對是「時髦」事物,開賬戶也非現在的低門檻,當時是需要5萬元人民幣作為開戶資本。
不過,10年多前的炒港股經歷使得他記憶猶新,當時他和內地一群玩A股玩得最好的人相約「殺入」港股市場,結果因兩地股市規則相差太大,加之對香港市場完全陌生,結果輸得一敗塗地,用他的話來描述就是「捲鋪蓋逃跑都來不及」。
之後韓先生就從H股入手,也就是港股中的中國內地股,當時A股的股價比H股的股價要高出近3倍,他也漸漸從溢價中賺取到不少利潤。
太太全職幫手下單
如今的韓先生已然成為炒港股的老手,家中和辦公室分別配備有6屏及8屏的炒股電腦進行操作。韓先生除了自己炒港股,還會代人炒股,因此他還將自己的太太培訓成下單高手。他笑稱,太太25歲左右和他結婚,到了27歲就辦理了停薪留職,專職在家幫他下單。每天早上都是最忙碌的時候,7點鐘兩人就要準時起床,顯示簡單收集一些隔夜諮詢,然後他邊看盤邊下指令,他的太太就忙不迭的按照他發出的指令下單。
韓先生坦言,兩個人還是忙不過手中的股票,他甚至動過念頭,想去社區內尋找些失業人員培訓他們幫助自己下單,但最終因他太太反對,覺得外人信不過而作罷。
香港散戶不夠狠辣
韓先生表示,他也認識一些香港投資者,同為個人投資者,但他們的手法沒有內地投資者來的狠辣,香港的個人投資者相對膽子較小,既怕輸又不敢贏。其次在購買股票數量上,韓先生信奉的是看準了就狠狠的買,因此經常性會在某隻股上買入數十萬股,他這樣的操作有時還會引起股價異動,接到券商電話的詢問情況。
其次就是耐心研究,他自言是個非常投入的人,有時為了研究一隻股票的走向趨勢,會收集該股之前所有的信息和動向,而且收集的資料是越詳盡越好,因此經常會單單一隻股的書面打印資料就有幾十厘米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