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香港各大院校的內地生報讀本科課程人數逐漸出爐,除了理工大學和嶺南大學報名人數較前年大跌逾四成外,昨日回覆本報查詢的浸會大學跌幅更大。該校今年的內地生申請本科課程人數僅為2,319人,與前年相比大跌52%,若與2012年的「高峰期」5,100人比較,有關比率更大跌了55%。
浸大發言人表示,該校2015/16學年內地本科招生計劃,申請人數為2,319人,學額為190個,當中最多內地生報讀的課程為工商管理學院、傳理學院和理學院課程,較多申請人來自廣東、北京和山東。
報浸大人數「三連跌」
參考過去幾年數據,浸大內地本科招生計劃的報讀人數已是「三連跌」,自2012年的5,100人高峰,下跌至前年的近4,900人和去年的近3,900人,與「高峰期」相比,今年報讀人數下降了近55%。
發言人表示,該校認為,隨着內地學生赴外地升學的機會增加,申請來港升學的人數持續下跌並不為奇。由於浸大的學額不多,故此競爭仍然激烈,發言人指校方有信心取錄優秀的學生入讀。
內地生不建議學弟妹來港升學
於浸大就讀的內地生張同學坦言,香港現時的競爭力沒有以往吃香,多數人都不建議學弟妹來浸大升學;另一內地生平同學則認為香港的政治局勢問題以及內地生出國途徑增加,減少了內地生來港升學的意欲。
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認為,有關跌幅驚人,反映了香港在成為區域教育樞紐面臨很大挑戰,「現時最近香港的內地,那裡的學生都已經對來港升學有保留,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下,會有更大的負面效果。」
他又指出,內地尖子來港升學,同時可為本地學生帶來良性競爭,這一點亦不容忽視。
對於「佔中」發起人、中大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向媒體稱,若內地學生因香港有「佔領」行動而放棄來港讀書,「正正顯示內地資訊封閉」,張民炳批評有關說法無根據,「內地生也會有親戚朋友在港讀書,他們也會把情況轉告內地親友;若今年的數據大跌,只反映了他們覺得香港條件較差,所以不再申請來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