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6月2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藝天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浮城誌:偶 像


文:星 池

思想或守舊,有些當下的潮流用語,懂得意思,卻不會用,「粉絲」是其一。「粉絲」非指細滑麵條這種常見食物,而是源自英語「fans」的普通話諧音,解作「對人或事的狂熱愛好者」,而微博上的「粉絲」,則僅是代表關注博客主人的網民。「粉絲」以外,也會簡短把「fan」稱為「飯」,衍生出更多的網絡用語。近來,亦冒出「小鮮肉」一詞,略指看似品格純良而缺乏經歷的年輕俊秀男子,屬新一代愛在網上使用的詞語,現時,隨意亂用,氾濫成災。難以理解,時下年輕人真的這般渴求變成「粉絲」或「飯」,被人吃掉;或是如此飢餓,急於覓食「小鮮肉」,繪影繪聲,卻不禁令人起雞皮疙瘩。有欣賞的偶像,還是簡單自稱是支持者,較為舒服恰當。

憶及讀書時,也如常人般會迷偶像,留意動向,買下雜誌,儲些剪報,只是未到狂熱程度,僅是把一切好好放在心裡。只要沒過度沉溺或影響他人,其實頗佩服追星族的毅力及投入的熱情。歲數隨年月增長,誠如王菲《開到荼蘼》內那數句歌詞:「一個一個偶像/都不外如此/沉迷過的偶像/一個個消失」,一路上,總會察覺到某些曾喜愛的偶像原來不怎樣特別,未能同步成長。可是,至今心內尚有值得支持的偶像,如觀看戲劇,會欣賞台上發光的演員,敬佩後台一眾出色的工作人員。以前,常會為精彩的演出寫點感想,或甚認真地撰寫劇評。倘若,演員可通過排練及多場演出而加深了解自我,觀眾在台下反思及寫文章,則也是一種面對自己的頗佳經驗。作為一名支持者,既可提升藝術素養,亦使心靈有所得益。

任何年紀,誰也可以在不同範疇迷上偶像,縱然有時會被標籤為浪費時間及不太理智,可是,最重要是抱了何種心態。支持偶像,不是亂丟盲目的讚美,花掉金錢送貴重禮物,全然沉醉在幻想世界,忘掉現實,忽略身邊人。那些不懂量力而為,整日忘我地緊貼藝人,想侵犯偶像私人生活空間的行為,僅是滿足自己。欣賞偶像,該要從中獲得向前行的動力,發掘理想中的自我。觀賞偶像在發亮的同時,支持者亦要得到滋潤而成長,發出光芒。

相關新聞
詩意偶拾:別 意 (2015-06-24)
畫中有話 (2015-06-24) (圖)
亦有可聞:正定趙雲廟興子龍文化 (2015-06-24) (圖)
浮城誌:偶 像 (2015-06-24)
試筆:活着是福氣 (2015-06-24)
詩情畫意:趙素仲作品--詩畫禪心(五)唐代高僧神秀 (2015-06-17) (圖)
詩意偶拾 (2015-06-17)
生活點滴:在火車上看風景 (2015-06-17) (圖)
手寫板:腿腳的豐碑 (2015-06-17)
試筆:如果我能有叮噹的一件法寶 (2015-06-17)
詩意偶拾:積 木 (2015-06-10)
畫中有話 (2015-06-10) (圖)
來鴻:明月白露 光陰往來 (2015-06-10) (圖)
遊蹤:一路向南,在大理 (2015-06-10) (圖)
詩情畫意:趙素仲作品--詩畫禪心(四)南朝高僧惠標 (2015-06-03) (圖)
詩意偶拾:抒情風雲雨 (2015-06-03)
詩意偶拾:感懷 (2015-06-03)
來鴻:大美國色 (2015-06-03) (圖)
心靈驛站:春.江南.雨 (2015-06-03)
試筆:我的少年夢 (2015-06-0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藝天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