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7月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廿四味:何俊仁打錯算盤淪為笑柄


郭中行 資深評論員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何俊仁(AV仁)今年初大鑼大鼓提出要辭職來引發所謂「變相公投」,更擺出一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姿態,表明就算民主黨不支持,他也會堅持去馬云云。但日前何俊仁卻自打嘴巴,在反對派「五方平台」會議後宣稱,考慮到目前社會氣氛未必熱烈支持「辭職公投」,承認結果與預期「有落差」,故決定不向民主黨提出「辭職公投」云云。然而,何俊仁提出「辭職公投」之時,社會輿論都是一面倒反對,除了民主黨內一眾急切上位的少壯派之外,連其他反對派政黨都不以為然,早已表明「辭職公投」乏人支持,為什麼何俊仁當時不立即收回建議,而要等到現在才急急「縮沙」?何俊仁自打嘴巴,醜態百出,究竟說明了什麼?

原因很簡單,就是何俊仁的如意算盤再打不響。何俊仁提出「辭職公投」,目的有四:一是以「公投」來挑動政治對立氣氛,以此將民主黨綁到激進路線之上,最終否決普選方案。二是藉辭職在區議會選舉前進行一場全港性補選,令緊接其後的區議會選舉變得高度政治化,為疏於地區工作的反對派提供彈藥。三是進行補選時,其他反對派政黨在情在理都要支持民主黨候選人出選,形成眾星拱月之勢,並且要讓出陣地及樁腳,變相協助民主黨造勢,將有利民主黨在區選的選情。四是藉辭職讓其愛將民主黨副主席、新界西區議會議員尹兆堅接班,令尹可以在較安全的環境下接班。

何俊仁「辭職公投」從來都是一場充滿政治計算的行動,與所謂反映民意沒有一點關係,這點反對派政黨都知道,所以一直對此反應冷淡,學聯和「學民思潮」更表明不會支持,學民更當何俊仁是「乞兒」,「拋低」20萬元作「掟煲費」離場。但更令何俊仁意興闌珊的,是他機關算盡最終卻算盤落空。特區政府已經表明,由於時間安排關係,如果何俊仁堅持辭職,有關補選很可能會安排於下年初,即是何俊仁藉補選影響區選的圖謀已經落空。反對派政黨亦表明不會支持何俊仁,最多口頭上聲援,但一兵一卒都不會給予民主黨,屆時何俊仁要派人參與補選,不要預期反對派政黨會出人出力助選,他們才不會為人作嫁衣這麼笨。

更令何俊仁始料不及的是,他在黨內推出尹兆堅接班,以為是十拿九穩,結果卻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黨內的少壯派隨即摩拳擦掌,明箭暗箭齊發。尹兆堅雖然是副主席,卻非「根正苗紅」的民主黨人,只是何俊仁由街工「強撬」過來,並一力推其上位,他沒有穩固實力,也不見得有何政治魅力。少壯派都說,為什麼一定是尹兆堅?為什麼不採取黨內選舉的方法決定,而要由大佬一錘定音?於是,在何俊仁表態會辭職之後,另一位副主席羅健熙,以及區諾軒、鄘俊宇等少壯派區議員都有意一戰,論牌面也不比尹兆堅差。各人近幾個月一直展開暗戰,拉幫結派,四處串連,與他們相比,尹兆堅根本沒有勝算。即是說,將來在黨內討論誰人出戰時,尹兆堅並沒有十足把握,何俊仁「傳位」的策略很大機會落空,這樣還辭職來幹什麼?令他最終決定撤回方案。

何俊仁是政壇老將,可惜近年年齡卻與智慧成反比,愈老愈糊塗,愈老愈激進,更私心作祟,妄想可以將議席私相授受,最終機關算盡,成為政壇笑柄,也是他自找。

相關新聞
鼓吹「中國經濟崩潰論」 別有用心注定失敗 (2015-07-06)
反對派議員亂講國安法 范太批斷章取義添憂慮 (2015-07-06) (圖)
建港者.營:反對派濫覆核拉布阻港發展 (2015-07-06)
普選被綑綁否決 曾鈺成:政府難「破障」 (2015-07-06)
豪擲800萬裝修買樓 鴿黨被質疑「錢從何來」 (2015-07-06) (圖)
廿四味:何俊仁打錯算盤淪為笑柄 (2015-07-06)
今天為什麼要強調堅定不移「挺梁」? (2015-07-03) (圖)
文灼非:擱置副校無關政治 校委會「對事不對人」 (2015-07-03) (圖)
林鄭參觀機電署啟德碼頭 (2015-07-03) (圖)
廿四味:民陣勾結「港獨」還敢狡辯? (2015-07-03)
反對派「打尖」 迫財委會OT (2015-07-03)
CY約見公民黨 梁家傑「撩交嗌」 (2015-07-03)
遊行人數暴跌九成 證明反對派否決政改不得人心 (2015-07-02)
梁智鴻駁陳文敏謬論 校委會有權任命高層 (2015-07-02)
戴耀廷卸膊朱耀明「不合作」 (2015-07-02)
棠哥:大紫荊榮耀屬維工權者 (2015-07-02) (圖)
廿四味:戴耀廷「政治干預學術自由」論圖轉移視線 (2015-07-02)
鳩嗚未潑水 (2015-07-02) (圖)
曾德成盼速批體育園前期撥款 (2015-07-02)
政事漫畫-點人數方法 (2015-07-0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政情與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