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7月1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體驗中俄友誼之旅


放大圖片

■烏法峰會上,習近平與普京一舉手一投足流露彼此深厚的友誼。 資料圖片

一個轉插器 打破語言隔閡

「只有一站地,我帶你走路去吧。太近了,如果打車會被別人笑的!」9號早上,俄羅斯烏法氣溫攝氏16度,寬廣的街道兩邊,樹木b鬱,鮮花盛開。一位長虓|笑的大眼睛的俄羅斯義工,帶茪@位不會說一句俄語的中國記者,用英語邊聊邊走,初升的太陽把他們長長的影子留在烏拉爾的土地上。一次忘記帶電源轉換插頭的小小疏忽,意外為本報特派記者的烏法「雙峰會」之行,打開一扇走近俄羅斯,了解中俄友誼之門。  ■香港文匯報記者 葛沖 俄羅斯報道

從北京到烏法,經莫斯科轉機是目前最快捷的飛行路線,往返要飛行兩萬餘公里,歷時20多個小時。出發時儘管已是凌晨兩點多,但北京機場T2航站樓裡,仍擠滿了眾多準備前往俄羅斯的中俄乘客。大型的波音777客機,一排十個座位,座無虛席,乘客既有到俄經商、旅遊的中國人,也有剛剛在中國參加完比賽的俄羅斯排球隊高挑的姑娘們。

熱心俄人總有一個在附近

一到莫斯科,記者心裡一驚,「忘記帶電源轉換插頭了!」於是急忙趁荋垠憚驍堙A到機場各處尋問打聽。記者不會俄文,換了幾個不同的英語轉換插頭的單詞,連比帶劃說,但不少俄羅斯店員仍一頭霧水,不知道記者要買什麼。

「你要找什麼?我想我可以幫你翻譯成俄文。」正當記者一愁莫展時,一句熟悉的中文突然飄到耳邊,轉身一看,原來是一位會說中文的俄羅斯記者。搞明白記者的意思後,他熱心地告訴記者,機場應該沒有,不過相信到烏法後可以買到,「不用茷獢v。

未到俄羅斯前,記者與俄羅斯人很少近距離接觸,一直誤以為生活在寒冷地帶的俄人不苟言笑。可在莫斯科複雜的轉機,卻令不會俄語的記者看到俄羅斯人嚴肅外表下那顆熱情純樸的心。每當記者不知道怎麼走,去哪裡辦手續,怎麼辦時,總有拖茪j箱子的當地乘客,義務充當英譯俄的臨時翻譯,讓人感動。

印度行家伸援手:我喜歡習近平

更讓記者新奇的是,隨茠韘~中俄交流日益頻繁,不少俄羅斯人總手執一個小「法寶」--一種智能翻譯機,只要選擇好程序,對茈汐蕈隉A它都隨時翻譯到中文、俄文、英文,且相當準確。

「你好,請問有轉換插頭可以暫時借我用一下嗎?我的電腦快沒電了。」傍晚一到烏法酒店,記者跑到酒店前台和媒體間尋找轉換插頭。一位俄羅斯同行看到記者不會說俄語,主動幫助尋找,可是都落空。這時,一位印度記者主動走上來說,「我帶了,我的借給你用吧!你是中國來的吧,我是印度來的,你們的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過我們國家,我很喜歡他,我們總理不久前也剛剛訪問了中國,咱們兩個國家有很多合作。」

隨後,在去新聞中心的路上,一位年輕的俄羅斯大學生聽說記者想買轉換插頭,主動幫記者搜索酒店附近的電器店,貼心地將商店地址、營業時間等用俄文英文兩種文字寫在紙上,交給記者。「如果你不認識路,你明天早上拿茬o個打車去吧。」於是,第二天早上,有了本文開頭的那動人的一幕。

相關新聞
本報特派記者俄羅斯烏法採訪記趣 (圖)
體驗中俄友誼之旅 (圖)
編者的話
習近平眼中的烏法:乾淨漂亮 (圖)
蘇-30發動機 「俄羅斯製造」之光 (圖)
萬人迷普京:姑娘的白馬王子 俄羅斯人的希望 (圖)
花絮:美「骨灰」級名記 愛唱中文兒歌
花甲翁十載尋證 記錄膠東「草民」抗戰 (圖)
鮮有漢奸 自發補齊軍糧 (圖)
日軍活剝人皮 《紅高粱》取材還原 (圖)
戰時多輸送兵員 戰後不忘鄉親苦
絲路探奇系列專題 (圖)
陸上絲路起點西安回坊篇:西安阿訇 (圖)
阿福西安創業 增進中土交流 (圖)
隨鄭和下西洋 阿訇屢立奇功 (圖)
話你知市集禮拜影響交通 建寺聚居形成回坊 (圖)
小資料:張騫通西域 唐僧取西經 (圖)
中國古代對西域地區的稱謂
青海循化篇:撒拉姑娘 (圖)
拓穆斯林產品 做新絲路使者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