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中國經濟尚未走出增長疲弱的困境,而業內人士預計,本輪股市暴跌可能拖累今年GDP增速不超過0.5個百分點,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可能持續到明年上半年,由此宏觀政策上可能不得不繼續放鬆貨幣政策和加大財政政策力度,而央行在危機時直接為股市背書,是否會引發了又一輪「4萬億」貨幣注入引人注目。
傳導致消費及投資層面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明認為,此次股市暴跌不會引發金融系統性風險。中國目前的金融體系仍是以間接融資佔主體,只要銀行體系沒有在股市暴跌過程中遭受巨大損失,就不會爆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張明分析,從銀行體系的現狀來看,首先,目前整個商業銀行體系對股市的風險暴露相對有限,主要是通過股權質押與理財產品配資的渠道參與股市,兩者加起來的規模不到兩萬億人民幣,且槓桿率通常為1比1;其二,無論是股權質押還是通過理財產品配資,銀行都設有較高的安全邊際,30%的股價下跌尚未擊穿安全邊際;其三,與中小銀行相比,中國的系統重要性銀行對股市的風險暴露相對更小。
從宏觀經濟看,張明認為,本輪股市暴跌會有一些負面衝擊。從消費渠道來看,股價大幅下跌可能造成居民財富水平下降,通過負向的財富效應影響消費。從投資渠道來看,股價大幅下跌可能造成企業通過股市或股權質押進行融資的渠道收窄、成本上升,從而影響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但衝擊總體有限,估計本輪股市暴跌對GDP增速的影響很難超過0.5個百分點。
經濟影響至明年上半年
海通證券研究估算,股災將拖累今年3季度GDP增速0.55個百分點,拖累4季度GDP增速0.4個百分點,拖累16年上半年GDP增速0.47個百分點。地方債務置換令下半年積極財政仍有空間,有望對沖股災對經濟的拖累。但寬財政寅吃卯糧,或無力抵消股災對明年上半年經濟增速的拖累,屆時寬貨幣或再加碼。
此外,有消息顯示,從央行、銀行通過注資、發債、同業拆借等多種方式獲得的流動性支持的證金公司,不斷在二級市場買入股票、基金,其籌集資金總規模可能最終高達四萬億元。業內分析,這「四萬億」的背後實際上是央行在危機時直接為股市背書,其對證金公司的再貸款無疑會提升通脹預期,會否帶來上一個「四萬億」的後果引人注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