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錦榮表示,就此建議已和政府接觸,政府回覆反應正面。 黃萃華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萃華)本港面對人口老化問題及退休保障成為熱話,香港投資基金公會昨於記者會上表示,向政府提出兩個「自願性退休投資計劃」及「配對供款計劃」建議,冀政府推動退休保障制度的發展。
鼓勵僱員自願性供款
公會指,「自願性退休投資計劃」是鼓勵僱員作自願性供款,補充強積金的強制性供款,建議僱員的額外供款,可獲特定的稅務安排,而「配對供款計劃」建議主要針對不受或不全面受強積金和低收入人士,合資格人士每年向特定計劃賬戶供款作退休之用,政府將按一定比率,以配對方式提供現金回贈。
公會副主席潘新江指,目前兩個建議仍是初步討論階段,現階段主要是了解市民接受的程度,未就行政、配套、投資產品等進行進一步討論,如建議受政府支持,才會就上述方向進行討論。而主席李錦榮表示,就此建議已和政府接觸,而政府回覆反應正面,認為退休保障是重要話題,公會希望可與政府有持續性討論。
與強積金制度有相似
李錦榮又表示,提出兩個建議並非要取代任何一個現有計劃,而「自願性退休投資計劃」內容與現時的強積金制度有相似,但強積金制度早已給予市民一個強制性的感覺,而現時提出的計劃是自選性,但計劃會否融入強積金的自願供款部分則未曾討論,但相信建議的計劃所需行政開支會較強積金少。
而集團委託機構就兩個退休保障計劃建議進行調查,調查訪問逾1,000人,分納稅人及非納稅人2個組別,有51%納稅人表示肯定或可以會參加「自願性退休投資計劃」方案,認為政府最少要提供3.1萬元免稅額,計劃才具吸引力。
至於「配對供款計劃」,有46%的非納稅人表示支持,他們認為政府的配對金額最少要3,600元才可接受。
調查亦顯示,受訪者預計平均需要391.3萬元作退休之用,但預期只能累積312.7萬元,缺口達78.6萬元。潘新江表示,如市民不早為退休作準備,將會為未來政府帶來財政壓力,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