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每個抗日紀念章,都是東江縱隊老兵黃立光抗日歲月的見證。 曾慶威 攝
孩童相對容易逃過敵軍的檢查,抗戰時期不少協助游擊隊的小朋友都會被安排當「小鬼」通訊員,負責運送情報。11歲那年當「小鬼」的抗日老兵黃立光憶述,會將情報收在竹帽內,至於用煙草紙寫成的情報就會藏於手中,一旦有危險就立刻偷偷吞下,最重要是「保持鎮定,一直向前行」。
黃立光一家男丁都是抗戰英雄,爸爸對抗德軍,自己就跟隨爺爺與叔父加入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地下抗日組織「12鄉小隊」。黃家因有帆船,被部隊徵召用作海上交通工具,負責運送游擊隊員與物資。同齡小孩在家躲避日軍,小立光就在船上接受軍事訓練,「第一件事教我們不要怕。」那天起,黃立光心中無懼,只知道已成為抗日英雄的一分子,有責任就全力以赴,為國家與人民的安全而戰。
黃立光之所以成為「小鬼」,與他的叔父有關。那次叔父被安排運送情報,但途中需要經過日軍檢查站,叔父認為由成人過關風險太大,就將情報交給只有11歲的黃立光,着他負責將情報帶過檢查站。
煙紙書密碼 危急吞下肚
第一次負責情報任務,一旦被發現會被殺頭,甚至連累家人,黃立光緊記首天受訓就學到的規條--「不要驚,不要回頭,一直昂首向前行」,他不斷重複提醒自己。情報就藏在衣服的口袋內,他走到日軍面前準備受查,日軍一手將他推開,還罵他不要阻路,黃立光心想:「原來就是這樣。」他成功完成首個「小鬼」任務,為日後再次冒險打下強心針。
隨着戰事愈趨緊張,進行任務時把情報直接放在口袋實太危險,除了勇氣之外,亦需要準備不同的道具協助。黃立光說,竹織帽是好幫手,「入面有乾竹葉,把情報攝在竹葉內」;有時與密碼有關的情報會寫在非常薄身的煙草紙內,捲成一條幼條,藏於手中,「一旦有問題,就裝作摸臉吞下。」當「小鬼」以來,黃立光說避開過不少耳目,人急生智,幸不辱命。
回憶當年經歷,黃立光仍然感到無比光榮,掛上滿身抗日金牌與獎狀,繪影繪聲描述出浮現在腦海中永不磨滅的記憶。「習近平主席沒有忘掉我們這群老兵。」今天早上,黃立光會到香港大會堂紀念花園獻花,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他又說,這段抗日歲月若不重提,就會隨時間被遺忘,希望透過口述經歷讓更多人知道大大小小的歷史真相,「戰爭是最殘暴的事,不希望重來。」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敏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