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9月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人道救援不足 歐自製危機


放大圖片

■不少敘利亞難民乘船經地中海抵達歐洲。路透社

湧進歐洲的難民大部分是來自阿富汗及敘利亞等地的戰亂難民,倫敦大學研究助理哈提卜指,歐洲未能妥善處理敘利亞等地的政治衝突,亦沒向當地提供足夠人道救援,令難民不斷出走,更形容當前危機是歐洲「自己造成」。《華盛頓郵報》則批評美國過去5年只接收1,541名敘利亞難民,數量明顯偏少,促請美國政客打破沉默,收容更多難民。

資源花在空襲 美捱轟

敘利亞2011年爆發內戰,隨即引發難民潮,隨着中東多國難民營「逼爆」,迫使敘利亞人投奔歐洲。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員希洛指出,近年阿富汗及伊拉克等地衝突不斷拖延,人道援助到達臨界點,敘利亞情況亦相似。他批評美國每小時耗資6.8萬美元(約52.7萬港元)空襲「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L),花在人道救援的支出卻不足一半。

美國每年向全球7萬名難民發出居留簽證,但敘國人只佔很少,部分原因是審批程序太冗長。國務院曾建議把接納敘國難民的名額增至1,800人,但對於上百萬需要庇護的敘國人而言,只是杯水車薪。

相關新聞
求生的難民 破裂的歐盟 (2015-09-07) (圖)
危中有機 補勞動力不足 (2015-09-07)
筆走波瀾:原來同坐一條船 (2015-09-07)
德國熱心 反襯英國冷漠 (2015-09-07) (圖)
人道救援不足 歐自製危機 (2015-09-07) (圖)
英德對難民差異 (2015-09-07)
難民湧歐主要路徑 (2015-09-07) (圖)
抗戰勝利70周年系列報道 (2015-09-06) (圖)
「超堡」B-29川起飛 似匕首插日心臟 (2015-09-06) (圖)
投原彈畫太平洋戰場句號 (2015-09-06) (圖)
軍統「梅花」完勝日諜 (2015-09-06) (圖)
空軍英魂長眠雪山 (2015-09-06) (圖)
中美抗戰圖集發佈受歡迎 (2015-09-06) (圖)
抗戰勝利70周年系列報道 (2015-09-06) (圖)
楊虎城女憶死別 父抱起親了又親 (2015-09-06) (圖)
趙壽山兒媳:周恩來家訪 徹夜長談 (2015-09-06) (圖)
張楊定計舊址變身紀念館 (2015-09-06) (圖)
西安事變具五大歷史意義 (2015-09-06)
抗戰勝利70周年系列報道 (2015-09-06) (圖)
新四軍南昌駐地 見證國共合作抗日 (2015-09-0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