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9月24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戴耀廷「佔」心不死 陳日君力撐訶it


聯肥黎批「雙學」唔聽話累事 學聯反駁稱「集體責任」

「佔領」行動對香港社會造成深遠影響,各「佔領」主事者近日在接受傳媒訪問時互相推卸責任。「禍港四人幫」中的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肥黎)及香港天主教榮休主教陳日君昨日分別稱,「佔領」由學聯及「學民思潮」「逵it」,導致「佔領」失敗,更稱「佔中三丑」仍然是「帶領下一波運動的最佳人選」。「佔中三丑」中的戴耀廷則稱,由於社會問題「未解決」,不排除香港會發動「雨傘運動二」及「雨傘運動三」,而「下次組織者應該設立共同的決策機構」。學聯則反駁稱,將「佔領」失敗歸咎學聯是「廉價的批評」,又稱這應當是「集體責任」。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自明、鄭治祖

黎智英早前在接受旗下報章《蘋果日報》訪問時,大罵學聯及「學民思潮」當時拒撤,「寸到不得了。」不過,黎智英在《蘋果日報》網站昨日刊載的最新訪問中,就稱當時的問題在於「無人去策劃,無人去安排,......當時係學聯曮嵽穸J去做,佢]都會畀班後生仔去做決定,......因為無一班人係真係逵it鵅A係學聯班細路仔去逵it,你亦唔可以要求太高。」

指學生開會遲到又眼

在同日刊載的陳日君訪問中,陳日君也稱,他和「佔領」的年輕人有分歧,如自己曾提出要「撤退」,但就被人「勸阻」稱「人]唔想聽,人]會噓你」。他在10月初提出建立「7人平台」,也無人理會,更批評「雙學」,「同學生溝通,成日好夜先薄A薇鴗S好眼唌C」

陳續稱,當時大會的糾察和物資均由「佔中三丑」分配,但學生並不感恩,「佢]自己(學生)指揮,太興奮,鶖伎Y錯謘A係亂。」儘管「佔領」搞到「一鑊泡」,但他認為「佔中三丑」是「帶領下一波運動的最佳人選」,「我對佢]好有信心,好理性,學聯就要重新組織得好齱C」

「佔中三丑」之一的陳健民昨日在接受電台訪問時也稱,「佔領」失敗於沒有與特區政府進行「第二次對話」,「學生與政府『第一次對話』後,獲得不少市民支持,令他們心雄,拒絕與政府進行『第二次對話』。事實上,談判過後是適當時間『退場』,運動大可透過『辭職公投』延續。」

另一「佔中三丑」朱耀明則稱,「佔領」行動失敗於未能及早「退場」,「社會普遍認為運動失敗,行動最終帶領市民走向『死胡同』。如果做到『能收能放』,民眾力量將會發揮很大作用。」

戴稱要建「共同決策機構」

戴耀廷聲稱,「佔領」行動沒有破壞香港法治精神,香港社會亦未見有人隨街犯法,不少市民作出違法行為旨為爭取民主,「雖然我不認同學生將『佔中』行動升級,但不應苛責學生。」

下周一是「佔領」一周年,「佔中三丑」計劃屆時發起「撐傘默站」儀式,紀念「雨傘運動」一周年。戴耀廷聲稱,「社會問題從未解決」,故不排除香港會發動「雨傘運動二」及「雨傘運動三」,但抗爭形式有待決定,「當前是休養生息時間,大家都需要『W一W,想一想』,因此,現時不是適當時間再發起『佔領』行動。下次組織者應該設立共同的決策機構。」

周永康斥眾丑「批評非常廉價」

學聯前秘書長周永康在報章訪問中則否認「雙學」拒絕退場是造成「佔領」失敗的主因,因為「從來都冇出現過最佳退場時機,任何時候退場都必然會令群眾斬開一半。問題在於面對群眾斬開一半時,代價是否承受得起」,而若歸咎學聯就是「佔領」行動失敗的始作俑者, 「則是非常廉價的批評。」

反對派、「佔中三丑」、「雙學」及民間團體在「佔領」期間組成了「五方決策平台」,但周永康稱並無助團結,最終在退場、升級行動和自首等均「各走各路」,是因為五方平台的團體向來沒有政治信任, 「當時大家覺得對方有自己的政治盤算,如政黨為選舉......」而整場行動無法扭轉由上而下的決策模式,脫離群眾,互相攻訐,是集體責任,「確實係一個共業。」

相關新聞
習近平今蒞波音公司 中國訂購300客機 (圖)
打貪非權鬥 並無「紙牌屋」 (圖)
中美擬3年互派5萬留學生 (圖)
戴耀廷「佔」心不死 陳日君力撐訶it
「佔亂」已屆年 「佔賬」何時清 (圖)
大橋人工島移位 完工日期難定 (圖)
草地難「回氣」 世盃外圍賽或棄用大球場 (圖)
「財仔」借300萬收200萬中介費 (圖)
「小閱兵」亮相國慶文藝晚會 (圖)
港澳有望「十三五」續單獨成章 (圖)
中國製造業下滑趨勢減緩 (圖)
國務院強調堅決問責整肅懶政怠政
美稱軍機黃海遭攔截 中方:正核實 (圖)
粵港澳「雷霆15」搗19跨境團夥 (圖)
中國駐泰使館:莫要「有錢就是大爺」
福士總裁下台 醜聞恐「火燒」保時捷奧迪 (圖)
朝放風快射多枚衛星
教宗抵美 促撤古巴貿易禁運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