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9月2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讀書人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李際均 新時代下的中國軍事戰略思維


放大圖片

■李際均軍旅照

1997年7月,中國軍人李際均在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演講時說:「誰敵視中國就會給自己製造12億個敵人,並將為此付出極高的代價。......走出戰壕便是和平之路,對於軍人來說,用酒杯瞄準比用槍炮瞄準好。」

最後這句話,成為軍事外交宴會上的名言。

曾被美軍方稱為中國「最受尊敬、最有影響的戰略專家之一」的李際均,是我國「戰略思維」與「戰略文化」研究的先行者。不久前,中港傳媒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專著《中國軍事戰略思維(2015年版)》,集中闡述了他的戰略理論。■文:草草

李際均1934年出生於哈爾濱,1950年入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之後先後擔任師、團司令部參謀,軍事科學院研究室主任,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等職,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李際均是難得的帥才,在我國軍事改革與軍事理論方面建樹頗豐,曾擔任中國《孫子兵法》研究學會會長、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顧問、中國政策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高級顧問、國防大學客座教授、北京大學兼職教授、戰略學博士生導師。其主要著作,包括《論戰略》、《新版軍事戰略思維》、《軍事科研思考與學術對話》等。

改革先鋒

李際均被稱為解放軍的改革先鋒,與他早年投身抗美援朝戰爭的經歷不無關係。正是在這場戰爭中,解放軍迅速組建了新的兵種,並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鍛煉出了一批適應現代作戰的軍事指揮人才。也是在這場戰爭後,中國依據與美國作戰的經驗,結合對毛澤東軍事戰略的總結,才進一步發展出有中國特色的軍事科學。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這一波戰略研究浪潮中,李際均正是領軍人物。他詳細分析解放軍成軍以來的思想變遷和發展,對美軍戰略進行了重新解讀,並設計組建了解放軍第一個具有立體作戰能力的機械化集團軍。在軍事建構方面,他強調要避免陷入惡性軍備競賽之餘,必須發展高技術武器裝備,並要創造出以等效威懾手段為後盾的不對稱作戰理論和戰法。這些觀點極大豐富了當時中國的軍事理論,也讓他自己成為各國軍方矚目的焦點人物。

在金飛所著的《劉亞洲與中國當代戰略》一書中,談到了這位對劉亞洲影響頗深的老師。「熟悉李的人都知道,他思維敏捷,話語簡練,是一個帥才。」在對中國許多戰略問題的處理上,他既有軍人的強硬作風,又不失學者的縝密與實事求是。例如對台灣問題,李際均雖然立場強硬,但仍看到兩岸以「非戰爭手段」解決爭端的可能。他認為既然兩岸完全達成政治共識時機仍未成熟,不妨先推進民間交流,建立軍事互信。於是建議在南海問題上兩岸協防,共同維護中華民族的固有疆域。但該出手時,李際均十分果敢。如南沙問題,多國虎視眈眈下,他主張關鍵時刻不怕一戰。於是赤瓜礁槍響,南沙之戰爆發,解放軍痛擊越軍,國民如出一口惡氣,卻也充分說明,軍事戰略的成敗將直接影響國家戰略的走向。

對外精密部署,對內亦未雨綢繆。李際均亦是解放軍強軍計劃的制定者。當年他頂住壓力,主力裁撤蘭州軍區和濟南軍區,加強新疆軍區的兵力,認為冷戰之後本國的戰略重點需迅速調整,提升新疆、西藏等戰略要塞地區的軍區級別,既有助於防範敵人入侵,亦可遏制「疆獨」「藏獨」,維持內陸穩定。2008年、2009年的新疆、西藏動亂事件,正證實了李際均的判斷。

軍事哲學的完整體現

研究有中國特色的戰略學,李際均不僅立足於現實經驗,更將其上升到哲學層面,剛出版的《中國軍事戰略思維》,可說是李際均軍事戰略哲學的完整體現。

此書是李際均於2015年的最新作品,實際是在2012年版的《中國軍事戰略思維》的基礎上,進行了增補,並重新編排。全書分為「上編」、「下編」與「補編」三部分,集中而系統地收入了作者於不同年代對軍事戰略思維問題所作出的論述。

「重要的不是給予思想,而是給予思維。」李際均以著名哲學家康德的墓誌銘作為全書的開頭,指出戰略思維是總覽全局的帶有認識論方法論的思考,而只有掌握科學的戰略思維,才能做到在複雜多變的世界局勢中找到準確的戰略定位,在風雲詭譎的國際版圖中明確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從而依據正確判斷作出跨越式的戰略部署。

全書的結構十分嚴謹。「上編」側重戰略思維的理論論述,不僅從歷史上分析了不同文化如中華文化、普魯士文化、日本軍國主義武士道文化、俄羅斯戰略文化,與美國的全球霸權文化所對應的不同戰略思維;亦將毛澤東的軍事戰略思維作為一個關鍵的範本,進行了細緻的剖析。從而指出在新時代下,調整戰略思維、迎接軍事革命的重要性,更切合實際地從國防、經濟、文化三個角度闡述了全球化時代中國的國家安全所面臨的挑戰。

如果說「上編」是認識論與方法論的闡述,「下編」則由現實出發,具體地分析了戰略思維在軍事實踐方面的運用。從中華解放到抗美援朝,從強邊固防到經略海洋,從中國陸軍的改革轉型到中國國際安全,皆有細緻而深入的探索。最有趣的是,作者從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不僅在《周易》、《尚書》、《卜辭》中探尋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源頭,亦解讀《孫子兵法》在當代國際安全問題上的啟發。

在「補編」中,收入了作者參加研討會的發言、講課記錄和接受採訪的內容,與上、下編相比,這一部分的篇幅不算多,但更貼近生活,更有可讀性,其中的許多材料更是首次公開發表,為讀者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從另一個側面去深入了解作者其人其文。

赤子之心

今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65周年,本書的出版正當時。

在書中的序言裡,李際均動情地回憶自己的軍旅人生,「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大都會有一種無法釋懷的嫁過情結。」他出生在上世紀30年代已遭淪陷的東北,飽受日寇欺壓之苦,16歲時便辭別母親,走上朝鮮戰場,親身經歷戰爭的慘烈,亦體會到作為新中國軍人的光榮與驕傲。如今邁入老年的他,回顧往事,認為戰場的歷練讓自己擺脫了惶恐,成為英勇無畏的戰士;而認識論、方法論的領悟則讓自己思想、心智走向成熟,得以收穫一種擺脫私慾後無所畏懼的堅定,從而進入超越自我的思想境界。到了老年,則能坦然面對生、死,更加感懷先烈們的壯麗人生,與得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記得外國一位將軍曾說:老兵不怕死,怕被遺忘。其實老兵既不怕死也不怕被遺忘,唯獨不能遺忘的是那些為國捐軀的英烈們。我作為一名老兵,身無長物,只有在工作中研究積累的對軍事理論若干問題的探索,它既是經驗之談又是學習的體會......」

《中國軍事戰略思維(2015年版)》的出版,就是這位老兵獻給祖國的最好禮物。

相關新聞
李際均 新時代下的中國軍事戰略思維 (2015-09-28) (圖)
書評:校園小說女王恩田陸 (2015-09-28) (圖)
簡訊:「青春詩會」走進福建首邀港澳台詩人 (2015-09-28) (圖)
書介:香港女警六十年 (2015-09-28) (圖)
書介:A Brief History of Seven Killings (2015-09-28) (圖)
書介:Lost Ocean:An Underwater Adventure & Colouring Book (2015-09-28) (圖)
書介:請勿對號入座 (2015-09-28) (圖)
徵稿啟事 (2015-09-28)
誠品新店進駐尖沙咀 展現文創活力 (2015-09-21) (圖)
書評:耶路撒冷的移居者 (2015-09-21) (圖)
書介:當祈禱落幕時 (2015-09-21) (圖)
書介:M Train (2015-09-21) (圖)
書介:穆罕默德的花園 (2015-09-21) (圖)
書介:遇見,親愛的小王子 (2015-09-21) (圖)
書介:此刻有誰在世上某處走 (2015-09-21) (圖)
徵稿啟事 (2015-09-21)
《全球大變局》以未來為鏡 (2015-09-14) (圖)
書評:掙扎在晚明南方的靈魂 (2015-09-14) (圖)
書介: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 (2015-09-14) (圖)
書介:在時間的核中:卡柔.布拉喬詩選 (2015-09-1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讀書人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