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百姓故事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抗戰負傷斷手腿 苦度餘生終不悔


放大圖片

■老兵郭學揚在戰場上被毒氣彈炸傷,右腿裝了木頭做的假肢。 本報重慶傳真

重慶八旬老兵憶往昔

今年89歲的老人郭學揚是一名重慶籍抗戰老兵,70年前在前沿陣地修補通訊線路時,被日軍投擲的毒氣彈炸斷了雙腿和9個手指,雖然左腿安裝了義肢,但生活仍有諸多不便。談到日本軍國主義否定侵略中國的歷史,老人氣憤不已:「侵略者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讓我殘廢了70年,現在卻不承認侵略的事實,真是可恥。」 ■香港文匯報記者 袁巧 重慶報道

郭學揚是重慶酉陽縣興隆鎮營盤村人,曾讀過幾年私塾,是當時村裡少數能識字算數的年輕人。1943年,年僅17的他應召成為國民黨新兵,被分配到白崇禧部隊通信獨立團第二營第一連第一排第一班,負責保障通信設施暢通,架設、保護通訊電纜,並被接到當時的四川黔江區正陽鎮涼水井駐軍處接受訓練。1944年,作為抗戰陪都的重慶周邊地區遭到日軍的猛烈進攻。當年12月,郭學揚隨部隊到達湖南省保靖縣城,在彈火紛飛中與日軍展開戰鬥。

在前線的半個多月裡,他多次與死神擦身而過,最大的願望就是活到戰爭勝利。一天,郭學揚與同鄉戰友冉啟興在前沿陣地修補被炸斷的通訊線路時,密集的炮彈不時從頭頂「呼呼」飛過。突然,一顆炮彈在他們身邊落下,只聽到「轟」的一聲巨響,冉啟興被炸得血肉模糊當場陣亡,郭學揚也全身多處受傷,昏迷在地。

病床上獲悉勝利 數度落淚

當郭學揚醒來時,已經躺在重慶黔江區一所醫院的病床上,因受傷嚴重,他右腿從膝蓋下被全部鋸掉,左腳5根腳趾也被切除,雙手手指除右手大拇指外,均切除2節。醫生說他中的是毒氣彈,手腳還可能發生潰爛。

時年僅19歲的郭學揚,從此再也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生活。雖然戰爭給他帶來如此多的痛苦,但想到還有好多戰友仍在前線奮勇殺敵,他還是不時向衛生員打聽消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郭學揚激動地從病床上坐起,眼淚忍不住落下來,「戰爭終於結束了!」

經過11個月的醫治,郭學揚的傷口逐漸癒合,但仍不能下地行走。1946年3月,他被轉到湖北省恩施州療養院療養,年內又經過兩次周轉,最後被轉至四川省瀘州市第五療養院療養。1949年12月3日晚,瀘州解放。中國共產黨派人到郭學揚所在的療養院將2,000多名國民黨軍隊抗日負傷致殘的戰士接收,「你們都是經過槍林彈雨、流血流汗的戰士,為了保衛祖國,保衛人民負的傷,黨和人民不會虧待你們」。1950年10月,郭學揚再次被轉移到四川省樂山專區五橋市療養院。

希望後人勿忘恥辱歷史

經過4年的治養,郭學揚的身體漸漸康復,也慢慢習慣了靠義肢和枴杖行走。當時28歲的他決定告別療養院,回到重慶酉陽老家營盤村,想通過自己的能力謀生。因為曾讀過幾年書,在療養時也堅持學習政治文化,回鄉後,村裡便安排他當上了村合作社的會計兼民辦教師,解決了生活問題。

但由於雙手殘疾,吃飯寫字都只有靠右手大拇指使勁,郭學揚的手經常抽筋。再加上行動不便,怕耽誤孩子們學習,6年後他辭去了民辦教師的職務,專心做村會計,一幹就是26年。

郭學揚的女婿肖立進告訴記者,老人當兵入伍的證件早年療養時交到後方醫院,被一場大火燒毀,後來找到入院時的領導才證明老兵身份。「當時療養院的醫療條件不夠好,老人家的腿沒有完全治好,現在傷口還經常流膿發炎,每天都要擦幾次藥,一個月醫藥費都需要幾百元。」年近90歲的郭學揚現在和女兒、女婿生活在一起,雖然清貧,但一家人平安和睦。

郭學揚說:「國家沒有忘記我,現在每個月給我發1,000多元的軍人補貼,我雖然殘疾了,但從不後悔上戰場。」女兒郭紅雲告訴記者,父親這些年把她養大很辛苦,在她心中父親一直是個英雄。「爸爸常給我們講他在戰場上的事,講生活的不容易,讓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談起日本侵略者的罪行,雖時過多年,老人仍是憤恨有加:「日本侵略者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希望後人不要忘記這段恥辱的歷史。」

相關新聞
抗戰負傷斷手腿 苦度餘生終不悔 (2015-10-15) (圖)
最愧疚: 老伴沒過一天安逸日子 (2015-10-15) (圖)
豫「QQ奶奶」 網聊救迷途少年 (2015-10-14) (圖)
線上線下齊交流 倡尊重孩子 (2015-10-14) (圖)
自資辦學校 聘專家授課 (2015-10-14) (圖)
勇敢追愛逐夢 齊譜完美人生 重殘夫妻網羅幸福 (2015-10-11) (圖)
貼心裝修 殘聯助安居 (2015-10-11)
靠「腦」餬口 掙錢不易 (2015-10-11) (圖)
復古照相館 影出民國風 (2015-10-07) (圖)
「好夢一日遊」拍出另個「你」 (2015-10-07) (圖)
社區主任病逝 街坊排長隊送行 (2015-10-05) (圖)
心懷社區孤寒待己 資助病困毫不吝惜 (2015-10-05) (圖)
贍養父母公婆 負擔弟妹開支 (2015-10-05) (圖)
堅守27載 送走唯一學生 鄉村教師無奈別講台 (2015-10-01) (圖)
一校一師遍全國 (2015-10-01) (圖)
記者手記:一位離崗教師的迷茫 (2015-10-01) (圖)
孫向東無懼孤寂 守護十萬畝林海 (2015-10-01) (圖)
為工作虧欠家人 父子關係如陌路 (2015-10-01)
月亮婆婆照亮殘障童 (2015-09-26) (圖)
殘障兒打工遭假幣騙財 (2015-09-2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百姓故事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