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港樓價見頂回落
臨三大挑戰:美國加息 樓市調整 內地風險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涂若奔)中國內地經濟持續放緩,美國又即將進入加息通道,市場擔憂香港明年經濟表現將較今年更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昨日發表報告指,香港未來面對三大主要挑戰,分別是美國加息、物業市場可能出現的價格調整,以及源自內地的風險承擔所帶來的影響。聯匯制乃港金融穩定基石。不過,由於香港具備強大的緩衝,有關風險是可控的。報告預計,香港今年的經濟增長約2.25%,明年更將加快至2.5%。
IMF完成2015年第四條磋商討論後,於昨日發出初步總結,對香港經濟作出一系列預測。報告稱,在緊絀的勞工市場帶動下,本地需求尤其是私人消費,成為了經濟增長動力的主要來源;財政政策亦帶來額外的支持。在環球需求較預期疲弱及貿易放緩等不利因素下,淨出口放緩或會令整體增長減少。明年外部需求對本港經濟的拖累預計會減低,有助內部需求保持強勁,因而經濟增長估計會加快至2.5%。此外,由於商品價格偏軟導致進口成本下降,今年的消費物價通脹估計會降至3%以下。明年的通脹有望維持在3%以下,與預期中的2016年實體經濟活動的鄔M增長一致。
緩衝機制強 風險將可控
報告又稱,香港面對三重挑戰,正進入或許會面臨考驗的時期,隨茯國聯邦儲備局即將加息,本地利率可能會在7年以來首次被調高;過去一年物業價格上漲增加了市場調整的可能性;中國內地的金融及實質經濟活動減緩的溢出效應可能重現。但整體而言,鑑於香港具備的緩衝機制,只要息口跟隨美聯儲的預期以溫和步伐上升;以及中國內地經濟增長能以較慢但具可持續性的方向有序調整,香港所面對的風險是可控的。
財政預算應提供更多支持
在財政政策上,IMF指,根據本年度財政預算的預測,基金組織工作人員的分析顯示,2016至2017年度,香港的財政政策預計可在自動穩定因素以外,推動約為本地生產總值1%的經濟活動。對於提供短期的宏觀經濟紓困措施及滿足中期人口老化的財政需求,所預期的政策能在兩者之間取得適當平衡。若2015年第4季及2016年初的高頻指標顯示經濟活動顯著放緩,2016至2017年度的財政預算應較現時預計提供更大力的支持,紓緩措施應重點給予弱勢家庭、小型企業,以及加快市區重建及基建有關的開支。
減辣與否視金融風險
對於樓市,IMF認為,政府重申會透過2014年制定的長遠房屋策略物色額外房屋用地及增加供應量,中期而言可紓緩置業負擔能力的憂慮。在此期間,買家印花稅、特別印花稅及雙倍從價印花稅將有助打擊炒賣活動,從而遏抑過度需求。若交投持續減少以致對整體經濟帶來負面影響,當局可考慮調整上述徵稅。如有需要,當局可考慮進一步推出其它措施,如與物業貸款有關的監管儲備或準備金撥備,或調高風險權數等。至於是否調整與物業相關的逆周期宏觀審慎措施,主要應視乎金融穩定風險的變化而定。
須作應變防市場波動衝擊
IMF又指出,香港作為國際貿易及旅遊樞紐和主要的金融中心,為其小規模開放型經濟體系帶來動力,但同時面對無法控制的龐大環球經濟力量,凸顯應變規劃的重要性。香港可能需要推出包括推行更積極財政刺激方案、擴大中小企貸款的信貸擔保,以及放寬宏觀審慎措施等應變計劃,以應付萬一內地經濟放緩超出預期、同時間美聯儲加息後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時的衝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