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 松
近年香港教育重大的爭拗不多,其實箇中問題不少,有些弊端長期存在。當局的政策及措施,往往治標不治本,又缺乏長遠的部署,加上政策多變,令教工難以適從。整體而言,教育雖然有所發展,但是由於種種障礙的束縛,教育至今仍然目標不甚清晰,方向不大明確,如不正視,將會危及人才培養,因而落後於時代和社會的需要。
倘能從戰略上看問題,當會發現,當前香港教育需要在下列三方面取得突破:
(一)堅持全人教育,務使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得到均衡發展,以此規範教育的政策措施,衡量教育的質素和成效。香港具有不少有利條件,例如中西文化薈萃、教育設施優良、教師學歷較高以及學校管理有序等等。只要政府和學界均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堅持教育專業辦校,就能排除障礙,使全人教育由點到面,遍地開花。
(二)加強德育和國民教育。推行德育,無人反對,不過要落實,卻不容易,可謂說易行難。這固然有制度和政策上的不是,還有教育思想上的缺陷。教育局作為領導機關,對此推行不力,應負主要責任。國民教育在國教風波中被誣為「洗腦」,其後政府亦鮮有提倡,學校在此背景下仍能堅持國教者,為數不多。國教不彰,客觀上助長了種種歪風邪氣,這才是如假包換的洗腦。此消彼長,不能不引起關注。特首梁振英曾說,推行國教,天經地義。既然如此,政府更應帶頭推行,學校在教育局推動下,排除困難,使國教常態化。德育和國教普遍開展,校園面目當會煥然一新,社會上那些越軌的行徑亦會收斂。
(三)採取切實措施,減少師生教與學的負擔和壓力。現在教師的工作量太大,學生學業負擔太重。教與學的弓弦拉得太緊,不但損害健康,而且影響士氣。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難以發揮,如同汽車死了火,無論政策和措施怎樣正確,都不能充分貫徹。這是個長時間都難以解決的問題,現在該是下定決心,拿出辦法加以解決的時候。師生潛力一旦發揮,教育質素何愁不能顯著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