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6年1月1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論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推行教育應具戰略眼光


桂 松

近年香港教育重大的爭拗不多,其實箇中問題不少,有些弊端長期存在。當局的政策及措施,往往治標不治本,又缺乏長遠的部署,加上政策多變,令教工難以適從。整體而言,教育雖然有所發展,但是由於種種障礙的束縛,教育至今仍然目標不甚清晰,方向不大明確,如不正視,將會危及人才培養,因而落後於時代和社會的需要。

倘能從戰略上看問題,當會發現,當前香港教育需要在下列三方面取得突破:

(一)堅持全人教育,務使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得到均衡發展,以此規範教育的政策措施,衡量教育的質素和成效。香港具有不少有利條件,例如中西文化薈萃、教育設施優良、教師學歷較高以及學校管理有序等等。只要政府和學界均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堅持教育專業辦校,就能排除障礙,使全人教育由點到面,遍地開花。

(二)加強德育和國民教育。推行德育,無人反對,不過要落實,卻不容易,可謂說易行難。這固然有制度和政策上的不是,還有教育思想上的缺陷。教育局作為領導機關,對此推行不力,應負主要責任。國民教育在國教風波中被誣為「洗腦」,其後政府亦鮮有提倡,學校在此背景下仍能堅持國教者,為數不多。國教不彰,客觀上助長了種種歪風邪氣,這才是如假包換的洗腦。此消彼長,不能不引起關注。特首梁振英曾說,推行國教,天經地義。既然如此,政府更應帶頭推行,學校在教育局推動下,排除困難,使國教常態化。德育和國教普遍開展,校園面目當會煥然一新,社會上那些越軌的行徑亦會收斂。

(三)採取切實措施,減少師生教與學的負擔和壓力。現在教師的工作量太大,學生學業負擔太重。教與學的弓弦拉得太緊,不但損害健康,而且影響士氣。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難以發揮,如同汽車死了火,無論政策和措施怎樣正確,都不能充分貫徹。這是個長時間都難以解決的問題,現在該是下定決心,拿出辦法加以解決的時候。師生潛力一旦發揮,教育質素何愁不能顯著提高?

相關新聞
「流會」是香港基本法法定人數規定過於嚴苛嗎? (2016-01-13)
廿四味:梁耀忠沾指「超選」 反對派各懷鬼胎 (2016-01-13)
提振經濟應對挑戰 擺脫政爭共保繁榮 (2016-01-13)
配合「一帶一路」發展對香港大有裨益 (2016-01-13)
推行教育應具戰略眼光 (2016-01-13)
A股是否需設立熔斷機制? (2016-01-13)
青年議政:「本土」意識的糖衣包藏「港獨」實質 (2016-01-13)
香港掀領BNO熱潮?劉慧卿信口雌黄 (2016-01-13)
黎廣德借「李波案」廢高鐵居心不良 (2016-01-13)
「跨境執法」純屬揣測 英國政府應該「收聲」 (2016-01-12)
急起直追加快創科發展 (2016-01-12)
振興漁農業須先保障漁農利益 (2016-01-12)
青年議政:放權區議會 擴大民主化 (2016-01-12)
馮敬恩策動罷課拖累港大 (2016-01-12)
四天「兩斷」顯中國股市深層矛盾 (2016-01-12)
美國無資格借李波事件指手畫腳 (2016-01-12)
來論:《蘋果日報》為「港獨」披上本土思潮外衣騙不了人 (2016-01-12)
廿四味:「新同盟」力撐楊岳橋打什麼算盤? (2016-01-12)
來論:「失蹤」事件已真相大白 繼續散播恐慌令人齒冷 (2016-01-11)
廿四味:如何破解反對派濫點人數困局? (2016-01-1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論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