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健 「 青年與政策局官員交流」發起人
11日,香港大學學生會刊物《學苑》現屆總編輯劉以正接受《蘋果日報》訪問,除了批評本港的民主發展,開腔稱「本土思潮」深入民心,更胡扯什麼港人應該有更多選擇:「如果其他可能包括維持一國兩制、取消一國兩制、城邦、歸英等等,A、B、C、D餐,港獨可以係E餐」,還稱中央應反問「應用法律、社會及經濟理據說服港人,港獨為何不可行」;同日該報另一篇報道,某擬參選立法會新界東補選候選人指不會否定「港獨」,說「港人有權決定自己的前途」。
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大是大非的問題,不能任由「港獨」分子胡作非為。須知道,香港特別行政區是國家的一個管轄行政地方,中央在香港特區行使主權,是按照憲法和《基本法》條文,有根有據有法律基礎,也關係全國13億人民的利益,不能讓「港獨」橫行,破壞國家統一,難道按《學苑》過往文章提出「武裝革命起義」有法律、社會及經濟理據?有人利用學生刊物,散播「港獨」言論,並公然把「港獨」列為港人「其中一個選項」,是漠視法律,繼續誤導年輕人,以為「港獨」百無禁忌,隨便討論。
「港獨」分子高調利用《蘋果日報》鼓吹「港獨」,挑戰和威脅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港獨」分子妙想天開,以為把顛覆分裂的狂想重複表述,便能「立論」,繼而「研究討論」,甚至非刑事化。要知道,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能打擦邊球,更不能濫用學術和言論自由之名而「播毒」。
「港獨」狂徒已跳出過往「自我陶醉」的框框,正嘗試在不同平台公開宣揚「港獨」,煽惑他人認同,更以「本土」等意識的糖衣來包裝「港獨」,企圖吸引一些激進青年的支持。面對「港獨」分子挑釁,要給他們清晰地告誡說明,香港不存在什麼「命運自決」,「港獨」是一條走不通、也不可試的邪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