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瑞士駐華大使戴尚賢
瑞盼運用金融環境人才優勢貢獻「一帶一路」
作為第一個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西方國家,瑞士在中瑞建交65周年之際,又一次積極加入了亞投行創始成員國,成為最早一批支持「一帶一路」構想的歐洲國家。瑞士駐華大使戴尚賢(Jean-Jacques de Dardel)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這是非常聰明的方式」,此舉既表明了中國自身積極主動的開放態度,又釋放了中國「非常認真」以「合作共贏」方式拓展海外合作夥伴的信號,而瑞士希望能抓住中國拋出的機會,運用金融、環境、人才等領域的優勢貢獻其中。他說,「『一帶一路』的創新概念在某種程度上給現存的貿易規則增添了動力,更廣闊的合作途徑亦能更好地促進貿易,這顯然是瑞士乃至歐洲喜歡的方式。」 ■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燁 北京報道
追溯歷史到1980年,瑞士迅達集團就歷史性地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工業性中外合資企業,開始在中國生產並銷售世界領先的迅達電梯。這個「第一」令戴尚賢對中瑞貿易充滿了信心,他表示,瑞士企業一直以來都對中國有着濃厚興趣,很多銀行、保險、工業類企業越來越願意選擇中國市場,對 「一帶一路」這種新的合作途徑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在此構想中,不僅是中國和瑞士,或者中國與歐洲,甚至是中國瑞士與沿線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從雙邊合作到多邊合作,概念非常好,」他說,「雖然概念誕生於中國,但對沿線其它國家一樣重要。」
應抓住中國拋出機會
戴尚賢認為,「一帶一路」構想有諸多利好消息,一向定義自己為「高端市場」的瑞士應該抓住中國拋出的機會。他稱,瑞士的國內市場非常小,卻有着全球GDP總量排名第20的經濟規模,並在2015年全球競爭力排名中再次蟬聯榜首。作為一個「高質量生產商」而非「大批量生產商」,瑞士經常選擇經濟水平較高的市場開展貿易,而中國市場同時能夠為「最好」和「一般」兩種貨物提供銷售渠道。「隨着中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和企業生產規格的提升,瑞士一些公司越來越傾向於把高端系列產品輸送到中國,」他稱,「同時,他們也願意來華建廠,大規模生產貨品,因為普通消費水平產品在中國亦有廣闊市場。」
對華信任加入亞投行
對於「一帶一路」的重要部分之一--「亞投行」,戴尚賢則表示,當很多其它國家停留在質疑亞投行的目的以及是否值得加入時,瑞士卻決定用積極的、前瞻性的態度去面對,「我們非常重視亞投行建立背後的 『多邊合作概念』,也因此,我們毫不猶豫地加入了。」他稱,以中國的能力和金錢,本可以選擇在以中國為核心的雙邊合作領域內建設「某某行」,但中國卻決定走多元化的路線,「這說明中國作為主要力量,正在以積極主動的姿態致力於更多國家參與其中的、合作共贏的世界經濟多元化發展。」而瑞士的支持,在戴尚賢看來,是一種「信任」的信號,不僅是瑞士信任中國政策的信號,也是瑞士決心支持沿線國家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的信號。
他續指,瑞士與「一帶一路」沿線的部分國家早已開展了不同層次的合作,這也是其支持該構想的原因之一。他相信,瑞士在合作方面的經驗、金融方面的設施和機構、建築領域的公司和人才,以及活躍在世界各地市場的瑞士企業都能夠為亞投行貢獻力量。亞投行顧名思義,旨在促進亞洲基礎設施建設間的合作,對此,他向記者表達個人觀點稱,在基礎設施建造領域,中國無疑是世界之最,「當我在中國盡情遊覽時,無論走到哪裡,都會驚艷於基礎設施的建設速度和質量,真的很神奇,你們應該為自己感到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