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全體醫護人員為小婧的離去默哀。 本報重慶傳真
生前廣獲愛心捐助 慈父忍痛作出決定
2015年12月27日,重慶6歲的女孩張婧永遠閉上了眼睛,張婧的姑姑張仁容流淚握着孩子的手,喃喃自語:「孩子,你不怪我們吧?」在這前一日,張婧的父親剛剛簽署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同意捐獻女兒的器官。最終,她捐獻的器官幫助五名患者重獲新生。此外,她的遺體也被捐到醫學院用於教學或病理研究。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蕊、孟冰 重慶報道
張婧家住重慶銅梁區梁祝村六社,父親張仁偉過去常年在廣東打工,每年過年回家見孩子一面。2014年,44歲的他因腦溢血導致偏癱,失去了勞動能力回到重慶生活。女兒到了上學的年紀,他用畢生積蓄,在學校附近買了一套價值2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二手房,方便小婧讀書。2015年6月,張婧成為銅梁金龍小學一年級六班的新生。
曾有長子溺亡
張仁偉告訴記者,雖然自己與妻子文化程度不高,但女兒非常喜歡讀書,成績優異;她還喜歡跳舞與畫畫,每周六都由母親帶着去興趣班練習。「14年前,我曾經有過一個兒子,13歲的時候溺水走了,他走後1年我們才有了婧婧。」張仁偉流着畢^憶:「所以我盡可能對婧婧好,她喜歡吃零食,我就從廣東買給她;她喜歡畫畫,我就花錢送她去學。唉,我女兒又活潑又聰明,她真的好乖。」
家中火災失妻
2015年12月11日,張仁偉回老家,張婧與母親在新家睡着後,忘關電熱毯致忽然起火。後來,消防員將明火撲滅,但不幸的是張婧的母親在火災中窒息而亡,小張婧也因吸入大量濃煙昏迷不醒。
昏迷的張婧被緊急送往當地醫院,後又轉至重慶主城某三甲醫院重症監護室,但一直昏迷不醒。一場大火帶走了妻子的生命,女兒又生死未卜,張仁偉得知噩耗,本就虛弱的身體雪上加霜,去醫院看望了幾次女兒後回家一病不起。小婧的姑姑張仁容得知家中變故,立即從外地趕回重慶,往返奔波於醫院與哥哥家。
據了解,儘管小婧住院的醫院已經盡量減免孩子的住院費、手術費,但高額的醫藥費也讓這個貧窮家庭無力承擔。為了挽救年幼的生命,醫院的醫生、護士開始自發籌款。張婧就讀的金龍小學也舉行了師生募捐,短短24小時,便籌集到7萬元善款。
12月21日,距火災發生僅僅過去了十天,來自社會的愛心捐贈已近20萬元。這個年僅6歲的孩子,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懷,小婧的生命牽動了無數人的心。
遺憾的是,愛心並未挽留住張婧的生命。12月27日凌晨,醫院判定張婧腦死亡。
延續愛女生命
「其實,早在幾天前,醫生就告訴我們,小婧婧的病情不樂觀了。」重慶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專職協調員米智慧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因為小婧婧的父親身體不好,我們一直與她的姑姑張仁容聯繫,希望能讓家屬同意孩子進行器官捐獻,家屬也理解並同意了。我做了幾年協調工作,像婧婧家屬這樣答應得如此順利,真不多見。」
眼看着小婧婧的病情惡化,米智慧提前去商場,為孩子買了粉紅色的新衣服。她動情地說,「她走的當天,我們還用腮紅遮住了孩子臉上的傷疤,小婧婧是個漂亮的孩子。」
張仁容說:「我不知道做這個選擇,孩子會不會怪我們,但是婧婧得到了這麼多人的關心和幫助,我們家無以為報,這算是回報社會了,我哥哥也這麼想。」
目前,小張婧的眼角膜已經分別移植給兩位失明者,孩子的肝臟也已移植到四川成都的一位病患體內,婧婧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得到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