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拉希德.阿里莫夫讚許伯夷(左)代表了中國形象。 本報北京傳真
去年,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台灣著名企業家、慈善家和藝術家許伯夷將他40餘年來收藏的史料捐給祖國,這些史料成為回擊當前日本右翼勢力罔顧歷史史實、試圖掩蓋二戰罪行的鐵證。今年初,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拉希德.阿里莫夫伉儷等人,赴山東省博物館參觀了《許伯夷和他的世界》,並讚許伯夷代表了中國形象。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許伯夷透露,未來將與民革中央加強合作,共同推動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的發展,也願發揮自身優勢,做兩岸文化交流的橋樑。■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記者 孟慶舒、馬玉潔、王曉雪、凱雷 北京報道
春節前,在民革中央舉行的新春團拜會上,許伯夷與全國政協副主席齊續春、民革中央副主席鄭建邦等,暢談推動兩岸文化交流新願景。他表示要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要推動海峽兩岸史學界共享史料、共寫史書,共同捍衛民族尊嚴和榮譽」,更響應習總書記建設好平潭實驗區的號召。
窮且益堅 問鼎台灣首富
許伯夷幼時家窮,小小年紀便要考慮如何改善家裡的環境,上小學五年級就開始打工賺家用。十九歲起,許伯夷進入軍醫學校學習外科,服役期滿,自己創業開辦診所。回憶起當醫生的日子,許伯夷感歎,那個年代當醫生賺錢容易卻也辛苦,賺的錢可以是常人的十倍,但肩上的壓力和責任也是常人難以背負的。
從醫十幾年後,許伯夷略有積蓄,投資眼光獨到的他看準台灣經濟起飛的時機,投資台灣火爆的房地產,三十八歲便成為上市公司董事長,積累了幾十億台幣的財富。按照市值計算,許伯夷可以算是當時台灣首富。正是風光無限時,他卻功成身退,賣掉持有的股票,決心開始實踐另外一種人生方式。
光腳走地球 古道熱腸廣結善緣
許伯夷有一個愛好--探索世界。從商場急流勇退後,他開始雲遊四海。近30年來,他遊歷了上百個國家,在世界上很多最貧窮的地方都留下了足跡。
他笑言,地球儀上的每一個角落他都清清楚楚,因為他已經「繞着地球走了太多圈了」。每次出發,不帶手機,因為身體好,幾十年如一日地不穿襪子。「別人也不知道我在哪裡,就像一隻鳥飛來飛去,自由自在。」
每停經一處,許伯夷都融入當地,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實現所需所想。正因如此,許伯夷因善結緣,在斯里蘭卡獲贈滿滿一袋珠寶。
斯里蘭卡托缽行醫 獲異域珍寶
許伯夷說,20多年前,他來到斯里蘭卡,震驚於該國的貧窮,決心留下來貢獻一己之力。他原想發揮自己的醫術幫人治病,然而以佛教立國的斯里蘭卡人只接受佛家僧人的醫治,於是他毅然托缽行醫。斯里蘭卡地處熱帶,毒蚊橫行,斯里蘭卡熱肆虐。在斯里蘭卡將近一年時間,許伯夷因斯里蘭卡熱「也在鬼門關走了一圈」,所幸活了下來。
許伯夷行醫治病,被當地人敬稱Master(師父)。他說,彼時斯里蘭卡人雖然貧窮,但很有志氣,為感謝他的照顧,許多病人把傳家之寶贈送予他。斯里蘭卡盛產藍寶石,而他竟因此收穫了滿滿一袋寶石。那時他只懂醫學和一些企業經營之術,並不識貨,不知當地人送給他的是一顆顆無價之寶。
隨後幾年,當斯里蘭卡寶石在市面上交易額動輒過億時,他才意識到自己當年收穫的是如此貴重的禮物。許伯夷生性豪爽,又樂善好施,當年那滿滿一包寶石如今只剩下了一小包,其餘的早被他送予至交好友。
多年後許伯夷重回斯里蘭卡,當年的貧窮早已不復存在,許多當地人因珠寶而發家。有珠寶商跟他講起一個傳奇,說多年前曾有一個慈悲的中國人來此施診,當地人將許多六星藍寶石送給了他。「現在市面上已經看不到這種寶石了,遇到一個,都是國寶。」許伯夷聽聞大笑,坦言「那個中國人就是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