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貧富不均民怨深 極端政客冒起
發達國家貧富不均愈趨嚴重,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最近一份報告指出,美國頂層的1%富人,享有高達47%的稅前收入增長總額。普羅大眾不滿精英階層獨佔經濟成果,引發民粹主義思潮,他們易受極右和極左政客迷惑,群起反抗建制。英國《金融時報》指出,精英必須改變社會不公的現狀,不能讓民粹勢力得逞,否則將對社會帶來災難。
基層普遍認為精英脫離大眾,無視其利益,令百姓無法分享經濟起飛的成果。金融危機後,大眾生活仍未回復至原來水平,反映精英管治能力不足。前世界銀行經濟學家米拉諾維奇研究顯示,在1988年至2008年期間,最窮的5%人口實質收入幾乎無增長。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發現,自1970年代中期起,一般工人薪酬增長幅度遠遠落後於生產力增長,意味經濟增長的成果集中在少數精英手上。
巨企獨攬好處 平民難分享
另一項調查顯示,美國大企業總裁收入在40年前,約為勞動人口平均收入的20倍,現時卻暴增至近300倍。美國年輕人收入下跌,大學畢業生2013年平均時薪雖較沒學位的人高90%,但實質平均工資由2000年起就不曾上升,難以向上流。民粹主義的崛起,也源於移民人數佔總人口比例急增。對大部分當地人來說,儘管移民帶來大量經濟、社會及文化利益,但他們無法分享,只有大企業受惠。
特朗普鼓吹反移民拉票
在貿易開放的浪潮下, 美國數十年來簽訂多份自由貿易協議,令企業轉到海外生產,本土大量職位流失,工會亦不斷萎縮,無力為工人爭取權益。在美國總統初選,民主黨桑德斯及共和黨特朗普相繼冒起,挑戰精英管治,即為明證。目前支持率最高的參選人特朗普,對貿易採取保護主義,同時敵視移民。他自詡保護美國公民身份,獲得大量選民支持。若他當選總統,恐對全球造成負面影響。除了美國,歐洲排外的風氣愈來愈盛行,極右政黨在不少國家的選舉都有斬獲。它們大打民粹牌,利用民眾對地中海難民以及經濟問題的不滿,介入主流政治。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認為,執政者應鼓勵企業競爭,並設法讓稅收更公平,因為資本家和大企業往往享受極低稅率,加劇財富不均。同時,由於大企業藉政治捐款換取有利它們的政策,損害民眾利益,因此當局須嚴格限制政治捐款的影響力。他指出,若貧富懸殊繼續惡化,將令公眾對建制的信任崩潰,精英階層必須警醒,避免讓民粹分子有可乘之機。 ■英國《金融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