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習近平乘專機抵達布拉格,開始對捷克進行國事訪問。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匈塞鐵路塞爾維亞段開工、中國和羅馬尼亞兩國達成核電站項目框架協議、中國在波蘭承建的城市防洪項目即將竣工......隨着眾多「旗艦」項目漸次展開,中東歐國家與中國經貿往來迎來早期收穫期,「16+1」合作之花開始綻放。
金融投資領域合作勢頭良好
去年年末,全長350公里的匈塞鐵路開建,承建者為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成的中國企業聯合體。在核電領域,中羅達成的合建切爾納沃德核電站3、4號機組框架協議金額逾70億歐元,是迄今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間最大合作項目。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承建的弗羅茨瓦夫城市防洪項目下月即將竣工,這也是中國在波蘭第一個成功完成施工建設的基礎設施項目。
分析人士稱,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互惠關係在「16+1」機制框架下更富成效,成為中歐關係中的一大亮點。中國與中東歐經貿合作的廣度與深度不斷延展,強勁的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關係給中歐關係發展注入新動能。
此外,金融和相互投資領域合作勢頭良好,目前在中國的中東歐國家企業約有1,000家。中東歐國家的紅酒、奶製品、果醬等商品逐漸被中國消費者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