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生學位減 減英國文化氣息
過去8年,入讀英國名牌大學的外國學生急增近一倍。留學生帶來大筆收入的同時,亦有英國輿論憂慮,他們或擠掉本地學生的入學機會。高等教育界人士指出,英國大學的最主要賣點正是英國傳統文化和氣息,濫收留學生只會令這特質淡化,反而失去自身金漆招牌。
英國大學的學費過去10年急增,現時部分學校每年收取留學生1.5萬英鎊(約16.7萬港元)學費,遠高於本地學生,不過還是有愈來愈多外國學生赴英。
中國學生增幅顯著
由牛津、劍橋、達勒姆、伯明翰等24間名校組成的「羅素大學聯盟」數字顯示,各校外國留學生人數由2005/06年度的3.9萬人,增至2013/14年度的7.5萬人。其中,埃克塞特大學急增近4倍;謝菲爾德大學的中國留學生人數,更由580人急增近6倍至逾4,000人。增幅不只是來自中國留學生,在格拉斯哥大學,巴西留學生佔學生總人數比例,由8年前的2%增至7%。歐盟國家中,以來自德國及法國的留學生人數最多。
英國文化協會發言人分析,留學生急增顯示各國希望赴海外留學的學生人數增加。劍橋大學招生事務總監蘇埃爾亦指,不斷有新的留學生市場開放,而且各地學生更願意出國,「愈來愈多年輕人視自己為世界公民,希望到最好的大學讀書」。在牛津大學攻讀哲學、政治及經濟學的20歲中國留學生龔宇哲(譯音)指,中國人重視大學聲譽,她便是衝着牛津的名氣而來。
牛津本地生8年跌14%
與此同時,入讀英國名牌大學的本地學生有減少趨勢,以牛津為例,該校本地學生人數由8年前近1.1萬人減至不足1萬人,減幅逾14%。智庫組織「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總監希爾曼估計,在一些名校,留學生搶走本地學生學位的現象更明顯。
羅素大學聯盟總監派亞特表示,成員大學須在國際學生與本地學生間保持平衡。她指,英國大學吸引外國學生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校園瀰漫英國文化,若留學生太多,這種文化會被稀釋。不過亦有意見認為,增收留學生有助改善院校財政狀況,有助它們將更多資源投放在補貼本地學生。■《每日電訊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