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周新興市場股債匯市大幅反彈,來自於市場原先憂心的三大尾端風險消退,包括:1.聯儲局採取鴿派態度以及較緩的升息路徑,壓抑美元回落;2.中國央行讓人民幣兌美元失序貶值的機會不大,且中國資本外流與外匯存底流失的情況趨緩;3.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凍產期待以及高成本生產商退出市場下,原油價格浮現觸底跡象,對商品國家資產形成支撐,也減輕許多主權基金的資產拋售壓力。投資者因應市場波動率升高的環境,在新興市場佈局多元產業,加碼在基本面較為強勢的新興亞洲股市。■富蘭克林證券投顧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對於股市影響最大的企業盈利,目前尚處下調循環,企業的盈利能力是否能夠增強,在第一季財報逐漸公佈的同時,為接下來的觀察重點。另外,市場的資金流動受美元指數強弱影響頗大,聯儲局與其他主要國家的貨幣政策預期,也為接下來行情的關鍵。
各區域方面,以經常賬與GDP增長率等指標來看,新興亞洲還是具有經濟體質較優的優勢,至於拉美地區,可觀察是否有更市場化的政策轉向,東歐股市則視油價變動與西歐國家的信貸增長等指標,作為投資的依歸。
在全球人口老化與高債務的環境下,缺乏強大拉動需求的增長引擎,若無革命性的技術創新或厲行結構性改革,來提高實質需求,全球經濟將如過往幾年,處於偏低的增長環境,如此一來,對於較有能力推出新產品與新服務的科技、醫療和消費耐用品類股,還是有機會在偏低增長的經濟環境裡,有較好的獲利增長機會。另外,許多新興國家的民生消費產業在人口和所得還是增長的環境裡,也較不容易到景氣循環的影響,若納入資產配置也可發揮穩定投資組合績效之功效。
預期中小企增長較快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因應當前波動率升高的投資環境,在新興市場的佈局上,投資人可以利用多元產業、國家與個股的佈局來降低投資組合風險,而且加碼在基本面較為強勢的新興亞洲,並相對看好新興國家小型企業的增長性,雖然新興國家增長趨緩,但還是相對成熟國家增長為快,使得有四分之三營收來自新興國家當地市場的新興國家小型企業預期可更快的增長性,也較不易受到國際資金移動的衝擊,加上許多新興國家正在厲行改革或推動刺激計劃,優先受惠的將是以內需為導向的中小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