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司馬文森女兒司馬小萌(中)接受友人贈送老照片。 江鑫嫻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外交家司馬文森百年誕辰紀念會日前在北京舉行。司馬文森後人在會上,向香港《文匯報》贈送了1952年其在擔任香港《文匯報》總主筆期間,遭遇港英當局非法拘捕遞解出境後,香港《文匯報》社務委員會及全體工作人員寫的兩封慰問信複印件,以此作為歷史的見證。
司馬文森之女司馬小萌表示,1948年9月9日,在香港的反動派文特散佈謠言,中間路線混亂思想活躍之時,香港《文匯報》創刊。此後,《文匯報》做了大量工作,有力地打擊反動派文特的造謠中傷,揭發美帝的破壞陰謀,把祖國建設的真實情況介紹給海外僑胞,成為一支有力的筆部隊。
自香港《文匯報》創刊,柯靈邀司馬文森為他編輯的《社會大學》欄目寫一個長篇通俗小說。司馬文森以何漢章為筆名創作了《南洋淘金記》,從香港《文匯報》創刊第二日--1948年9月10日起連載,每天一篇,直至1949年5月16日,一氣呵成。在東南亞華僑界引起轟動,很多讀者每天打開報紙首先看的就是《南洋淘金記》。《南洋淘金記》不僅開創了華僑社會文學的先河,也為香港《文匯報》的發展作出了貢獻。據悉,司馬文森1916年生於福建泉州。16歲在家鄉參加革命,17歲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18歲時在上海加入左聯,是左聯最年輕的成員之一。
抗日戰爭打響後,司馬文森在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宣傳部主持職業青年及學生團體救亡運動,參加《救亡日報》工作,為喚起民眾投身抗日奔走呼號。在抗戰最艱苦的後期,他還領導了桂北游擊區的抗戰武裝鬥爭。皖南事變後,他堅守桂林文化城,從事地下黨的聯絡工作和抗戰文藝統一戰線的領導工作,奮筆疾書發表了大量紀實作品。據不完全統計,司馬文森發表的抗戰文學作品多達數百萬字。
後人贈信證歷史
此外,在桂林、廣州、香港,司馬文森創辦並繼續發展《文藝生活》雜誌,組織發動通訊員運動,影響擴至東南亞及歐美多國。為引導香港電影健康發展,他也作出很大努力,編寫的《海外尋夫》、《火鳳凰》等多部電影上映,反響熱烈。他根據親身經歷寫就的長篇小說《南洋淘金記》,在《大公報》、香港《文匯報》連載,被譽為「開創了華僑社會文學的先河」,被評選為香港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的第五名。
據司馬小萌介紹,1952年1月10日,在司馬文森擔任香港《文匯報》總主筆期間,與電影工作者齊聞韶、馬國亮、劉瓊、舒適等8位電影工作者被港英當局非法拘捕遞解出境。香港《文匯報》的社務委員會,以及全體工作人員給司馬文森寫了慰問信。司馬小萌在活動現場將兩封慰問信複印件贈送給了香港《文匯報》,作為歷史的見證。她表示,希望報社工作的後來人珍惜先人創業的艱辛,站穩在海外堅持文化鬥爭的崗位。一如司馬文森所言,「那是一條精神橋樑,要緊緊守住它,鞏固它!」
解放後,司馬文森為新中國的對外文化交流努力工作,他聯繫、推動、實施中國與印尼、阿爾及利亞、法國多個文化合作協定,成為新中國走向亞洲、非洲、歐洲的文化使者,為新中國與世界的文化交流打開一扇扇大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