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4月29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文視野:《史記》盡錄價值觀 人生追求可不同


放大圖片

■司馬遷的《史記》對後世影響深遠。圖為內地紀念《史記》活動。 資料圖片

不同於一般史書,司馬遷《史記》的書寫對象涉及面十分廣泛,上至帝王諸侯,下至販夫走卒,皆為《史記》記載的人物,充分表現司馬遷以人為本位的歷史觀;當中的歷史世界是一個全面的社會,凡推動歷史者皆在其中,肯定不同的人生取態。書中每一個人物都有其人生取向,追求的人生價值也不盡相同。如隱士、遊俠、刺客等人物,他們或堅守己道,拒絕出仕成就功名的機會(如伯夷、叔齊);或視社會規範如無物,只求快意恩仇(如劇孟、郭解),或為報知遇之恩,毫不計較得失,甘願以身犯險(如豫讓、聶政)。他們往往「深藏身與名」,所追求的並非一般的主流價值。

項羽非帝入「本紀」

同樣地,司馬遷評論相關歷史人物時,也不是以主流的價值觀來進行評價,如一般史書都認為「本紀」應是用於記載帝王的歷史,但司馬遷卻把項羽、呂后列入「本紀」之中,這是因為二人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都分別扮演重要的角色,是當時的政治重心,故二人雖然都是政治鬥爭下的失敗者,但司馬遷仍將之編入「本紀」之中。

有人認為司馬遷筆寫項羽本紀時,乃自身遭遇的一種自我投射,因他自己本身也是政治鬥爭下的失敗者。司馬遷因李陵一事而受腐刑,於其身心都是極大的屈辱,「禍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傷心,行莫醜於辱先,而詬莫大於宮刑。」可是因為《史記》未成,壯志未酬,所以才不敢言死。正因司馬遷忍辱負重不言輕生,才有《史記》這本曠世史學出現,影響後世深遠。

積極面對逆境才成功

司馬遷面對極大的失敗和挫折,難免有灰心失落之時,但最後都能正面積極地回應和面對,從而轉化逆境,成為千古傳誦的史學家。回看現今社會,單一的主流價值看似無限膨脹,讓其遠遠凌駕於其他價值之上,令大家容易產生一個錯誤的思慮,以為路只有一條,若表現未能符合主流價值的期許,便容易感到失望挫敗。

路,從來不止一條,每個人也可有自己的人生取向,追求不同的人生價值。「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古人如是,今人也如是。■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講師 林嘉穎

隔星期五見報

相關新聞
學界正能量:城大生暖露宿者 風雨不改 (圖)
宿友心聲:憂「上樓」適應難 情願續埽騔Y (圖)
記者手記:「旅程」有傾有講 無家者原來如此 (圖)
佩服熱心前輩「開竅」積極交友
「身心健孝父母」7月2日頒獎
毅進學費增3.15% 「跑贏」通脹升幅
睆猺^萃:「有效期」前學會 讓語言「潮」起來 (圖)
中文視野:《史記》盡錄價值觀 人生追求可不同 (圖)
古文解惑:鵬塵憑風起 直上九萬里
雄辯東西:讀奧巴馬自傳尋共識新出路
康文展廊:天象節目 (圖)
漫談英語:My brother is a lift (圖)
舊衣盡其用 捐贈賜新生 (圖)
概念圖:香港舊衣回收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