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經濟數據不佳,但近期樓市無論一手或二手皆有不俗的銷售成績,出現樓市小陽春,表現反常。其實細心分析,不難發現近月部分新盤熱賣的主要原因是定價下調,以及五花八門的促銷優惠,甚至以首兩年免息免供等手法吸客,將部分能力勉勉強強的買家都扶持「上車」,發展商大清貨所致。
另一邊廂,未來供應量卻源源不絕,除積壓的貨尾愈來愈多之外,申請預售的樓花數量亦急促增加。首先,貨尾單位由去年第二季開始,逐季上升,今年首季貨尾單位由去年第二季的5,174伙,升至8,188伙,增幅58.25%。8,188伙貨尾亦是2009年第二季(9301伙)以來的第27季新高。其次,最新4月新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售樓紙)的住宅項目共涉及3,892伙,比起3月的1,462伙大幅增加約166%,超過2004年8月的3,860伙水平,創自2002年10月後約13年半新高。
上述市況無疑與政府近年銳意增加供應以遏抑樓價有關。政府多年來密集式供應土地,近一兩年陸續供應到市場,惟遇上經濟下滑周期,可算是時間上的錯配。
供應增需求減 時間上錯配
現在一手供應量持續增多,需求卻減少,由於樓宇涉及的銀碼巨大,發展商「創造」需求的手法其實有限,無非是減價、減價、再減價,或以一籃子優惠變相減價,直到市場有承接力為止。置業人士應綜合來看樓市數據,莫被優惠及小陽春蒙蔽。 ■香港文匯報記者 梁悅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