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5月9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恢復在港出版 各界名流盛讚


放大圖片

■金庸講述自己在《大公報》工作的時光。

抗戰勝利結束,對《大公報》來說,事業也全新開始。報紙在上海、天津恢復出版,總館從重慶搬到了上海。1948年,胡政之再次回到香港,主持在這裡恢復《大公報》。此後,很多《大公報》老員工也從內地來到香港,他們充實了《大公報》的實力,推動了香港的文化繁榮。其中,包括著名武俠小說家梁羽生和金庸。金庸在《大公報》工作了12 年,他的武俠小說最初在《大公報》旗下的《新晚報》上發表。

《大公報》與香港讀者一起經歷了苦難和辛酸,也共同經歷了香港人一手一腳打拚出來的繁榮,得到了各界讀者的認可。香港《大公報》恢復出版僅一個月,胡政之就因病在上海去世。香港的事業,留給了老員工費彝民負責。1958年,周恩來總理在北京會見了香港《大公報》社長費彝民,在談話中,周恩來肯定了《大公報》的三點貢獻:第一,是愛國的;第二,是堅持抗戰的;第三,為中國新聞界培養了許多人才。

「中學的時候,第一篇投稿到報紙的文章就是在《大公報》。」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說,「我們國家對香港的政策,國家在國際社會上發揮的作用,準確地掌握國家現在的發展,都從《大公報》可以得到。」

霍英東集團行政總裁霍震寰說:「《大公報》在香港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報紙。不單歷史悠久,而且充滿愛國主義精神,作出很多的貢獻,在香港發展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霍英東集團副總裁霍啟剛則表示:「我可以說是霍家第三代人了,跟《大公報》的感情也是非常深遠的。回看《大公報》的歷史,這種效忠國家,為中國人民爭取權利、爭取社會地位的精神是非常可嘉的。」

相關新聞
探索本土系列:一碗荷蘭「酸梅湯」 嚐出港味「真醒神」 (2016-05-09) (圖)
核心排外:嘆校園有「擠不進的小圈子」 (2016-05-09) (圖)
暱稱老穆:常唱K 《海闊天空》都識 (2016-05-09) (圖)
內地如金:「港獨」?一個不好笑的笑話 (2016-05-09)
一份報紙的抗戰系列:「落日」硝煙散 「抗戰」精神傳 (2016-05-09) (圖)
心繫民族 反思不止 (2016-05-09) (圖)
恢復在港出版 各界名流盛讚 (2016-05-09) (圖)
微觀點:前事不忘 知恥後勇 (2016-05-09)
記者兵分多路 縱橫國際戰場 (2016-05-08) (圖)
成文密林間 血汗換戰報 (2016-05-08) (圖)
一份報紙的抗戰系列:以筆刺日寇 副刊勵國人 (2016-05-07) (圖)
毛澤東請《大公報》記者坐首席 (2016-05-07) (圖)
專家解讀:主流引導力量強 (2016-05-07)
專家解讀:光影有力 鼓舞志氣 (2016-05-06)
張季鸞「為匹夫匹婦復仇」吶喊 (2016-05-06) (圖)
一份報紙的抗戰系列:槍林彈雨中 冒死臥沙場 (2016-05-06) (圖)
一份報紙的抗戰系列:手繪華北殘 腳探西北苦 (2016-05-05) (圖)
推西安事變解決 作用積極 (2016-05-05) (圖)
專家解讀:憂民憂社稷 有膽有情懷 (2016-05-05)
一份報紙的抗戰系列:《大公》抗戰威力 堪比千軍萬馬 (2016-05-0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