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特色傳統糭「穩住」市道

2016-06-09
■雖然本港消費意慾疲軟,但特色傳統糭子「糭」有市場。■雖然本港消費意慾疲軟,但特色傳統糭子「糭」有市場。

香港文匯報訊 ( 記者 尹妮 ) 「未食五月糭,寒衣未入櫳。」縱使糭子是端午節的重點食品,但今年端午節糭子銷情未如理想。傳統上海老店老三陽表示,受近期經濟不景及連日天雨影響,上周糭子滯銷,幸而昨日天氣良好及節日氣氛帶動,致銷情回升5%,以34元一隻的金華火腿糭最受歡迎。專攻本地市場的烘焙店蛋撻王表示,今年糭子整體銷情按年下跌10%,認為港人的節日消費意慾減退,但幸而特色糭子如大澳蝦乾鹹肉糭大賣,拉上補下致跌幅收窄。

經濟不景 需求疲弱

香港豐貴堂蛋業商會理事長楊金炎表示,今年鹹蛋售價與去年相比沒有太大波動,每隻收費由1.5元至2元不等,惟市場需求按年下跌10%,相信是經濟不景所致。

傳統上海老店老三陽董事長祁廣南指,今年糭子原材料的來貨價上升,「如一包糯米都較去年貴了100元」,另外工資等營運成本上升,故糭子售價按年加收1元至2元,屬輕微上升。

不過,祁廣南表示,今年糭子銷情按年上升5%,以34元一隻的金華火腿糭最受歡迎,其次是煙肉糭及鹼水紅豆糭等。他稱,雖然今年經濟不景氣,但受節日氣氛帶動,故昨日仍有不少市民特意到銅鑼灣店購糭過節,直言「傳統糭點都有市場」。

傳統糭子有價有市,能在經濟下滑時站穩住腳,另有店舖以特色糭子保住市場份額,拉上補下減低生意跌幅。蛋撻王採購及物流部高級經理李復強指,今年糭子整體銷情按年下跌10%,當中以預售糭劵的情況較不理想,需在門市吸客補救。不過他稱,特色糭子如大澳蝦乾鹹肉糭大賣,生意比預期好10%,稍為補救部分生意額,致跌幅收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