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四川西昌老城區的建昌古城始建於明代的洪武二十年,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由於歲月侵蝕,目前古城僅保留着大通門等小段古城牆。西昌近月啟動老城區綜合整治工程,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重現數百年前的古城風采。古城牆按照原貌修復,最大特點是採用古人修建城牆的辦法,即全部用糯米灰漿(糯米+石灰)代替現代水泥。
耗50噸糯米 堅固勝水泥
糯米灰漿的發明已有1,500年歷史,現代科學技術研究指出,用糯米灰漿修建城牆是科學的,因為糯米含100%的支鏈澱粉,其分支點不容易切斷;石灰的化學成分是氫氧化鈣,吸收二氧化碳時間長了,就形成了堅硬的碳酸鈣,「強強聯合」所以很結實。
「每天4名工人兩班倒,10口大鍋不熄火,日均熬製六七十鍋『糯米粥』,目前已經熬了2個月。」工程技術負責人陳軍表示,修復這段不到1,000米的古城牆,預計整個工程需要50噸糯米。
古城牆由三層不同材質構成,第一層鵝卵石,第二層條石,第三層青磚。在修復時,這三層材質的填充和接縫全部用糯米灰漿。陳軍表示,時間越久,糯米灰漿粘連的城牆就越加牢固,甚至超過水泥漿硬度。
■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