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志剛)今年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110周年誕辰,香港海防博物館今日起舉行「天子.公民-末代皇帝溥儀」展覽,展出溥儀曾使用的日用品如留聲機、電話等,以及偽滿洲國時期的紀念勳章、奏章等逾73組展品,讓市民沿着溥儀由遜位、淪為傀儡皇帝到成為中國普通公民的足印,回溯中國近代歷史變遷。是次展覽免費入場,海防博物館料可吸引四五萬人次入場。
「天子.公民-末代皇帝溥儀」由康文署與吉林省文物局合辦,海防博物館和偽滿皇宮博物院聯合籌劃,展期由今日起至2017年2月1日,為期半年。展覽展出溥儀大婚禮服、寓居天津時使用的西洋日用品,例如眼鏡、留聲機、照相機;偽滿洲國時期的紀念勳章、奏章、執政令;成為戰犯後的囚衣、藏寶用的牛皮包;新中國時期工作證、日記、煙具和等生活用品等。
受莊士敦影響 追求西方時尚
偽滿皇宮博物院副院長趙繼敏昨日表示,今年除了是溥儀的110周年誕辰,也是辛亥革命105周年,溥儀的人生經歷貫穿中國近代史,是次展覽展品多達73組,參觀人士可從中窺見近代中國的縮影。
她舉例說,溥儀受外籍老師莊士敦影響,喜愛西方時尚,展品中溥儀用以播放京劇和西洋音樂的留聲機、致電大文豪胡適和京劇藝術家梅蘭芳的電話、以至溥儀的「標誌」圓框近視眼鏡,都反映其追求潮流的一面。溥儀在日本戰敗後淪為戰犯被囚,當時一直隨身攜帶的藏寶用牛皮包,原來設有暗格收藏宮中珍寶,根據記錄多達468件。
她又提到,溥儀本人頗有才華,口才和表達能力俱佳,能夠周旋於不同外國勢力之間,戰後又以證人身份指證日本軍國政府,讓他不似其他國家君主被推上斷頭台,最後成為中國公民繼續生活。展覽更展出他一系列書法作品,盡顯其秀氣的一面。
海防博物館一級助理館長李家樂表示,今次展覽籌備了6個月至9個月,保守估計今次可吸引四五萬人次入場,館方同場展出有關參考書、額外展板與親子工作坊等,希望吸引不同階層觀眾。他又提到,展覽更特地使用了1987年意大利電影《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中,由日本配樂大師坂本龍一作曲的背景音樂,以配合展覽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