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敏婷)社署於去年底推出「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讓有特殊需要的幼童把握6歲前的黃金訓練期,並已確定會將計劃恒常化,分階段將名額增至7,000個。有參與計劃的學校認為,到校的跨專業服務團隊清楚展現治療有特殊需要幼童的方法與技巧,讓學生、家長與老師三方得益,亦讓本來不願面對真相的家長打開心窗,認清子女特殊需要。
「試驗計劃」透過16間非政府機構負責聯絡幼稚園,並派出跨專業服務團隊,包括言語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特殊幼兒工作員、社工及臨床/教育心理學家,到參與計劃的學校,為正輪候學前康復服務的學童提供免費治療服務。目前有逾460間幼稚園參與計劃,涵蓋全港約一半幼稚園,涉及2,925個服務名額。
幼師讚獲支援 學童進步快
上水惠州幼稚園(分校)目前有6名學生正接受由協康會提供的服務,該校校長黃淑珍日前表示,學校對計劃需求已久,「老師能辨識有特殊需要的學生,但未有提供治療的方法,加上人手問題,由一名老師對15名學生;現在有了專業團隊在校提供支援,看到學生有很明顯的進步。」而老師在協助的過程中亦學習到治療的方法與技巧,「可以協助擲界(未有輪候政府服務或評估)學生。」
她又說,部分家長不願接受子女有特殊需要的事實,以往要讓他們理解,過程一向「比較難搞」,現在可以透過讓家長觀課,讓他們打開心窗,認清子女特殊需要。
家長喜見免費服務解燃眉急
家長Cheryl的4歲囝囝於被評為有自閉症傾向,語言及小肌肉發展遲緩,專注力不足,惟私人執業的治療師收費高昂,難以負擔,輪候政府學前康復服務又一直未有音訊,幸得「試驗計劃」免費服務解燃眉之急。
Cheryl表示,除了明顯見到囝囝於各方面都有進步,自己亦學懂與兒子相處之道,「例如之前只懂得問:『這是什麼?』,其實可以問『這是怎用?』、『這東西的外表是怎樣?』」,訓練兒子使用更多元化的言語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