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反對派禍港系列之一:「佔禍」累全港 票債此時還

2016-08-31
■金鐘「佔領區」清場前,天橋上帳篷處處。資料圖片■金鐘「佔領區」清場前,天橋上帳篷處處。資料圖片

堵交通損經濟 毀法治教壞人 救港先罰反對派

2014年長達79天的違法「佔領」即將兩周年。雖然港人普遍拒絕參與,但在一馬足以害群之下,架在主要幹道的障礙物、人去樓空的帳篷、漸漸零星的非法「佔領者」,已為香港的法治、社會秩序、經濟、城市形象、人倫關係等各方面帶來損害和衝擊。

這邊廂,建制派批評、譴責違法行為,苦心勸年輕人守法文明;那邊廂,反對派為違法行為護航,甚至鼓勵、推動年輕人踏上這條違法之路,並於清場時到場做騷留影。

違法「佔領」最後以失敗告終,香港民主毫無寸進之餘,整個城市經此一劫元氣大傷。「佔領」後,香港社會快樂指數偏低、人與人之間的對立嚴重、煽動仇恨的訊息處處,更令人痛心的,是其後年輕人的失序行為越趨常見,衝擊校董、校委,在院校亦成常態。

過去數年,反對派的推波助瀾下出現如此亂象,未來數年,香港社會到底能否改變?

違法「佔領」呼籲一直迴響不大,其後學聯和已停止運作的「學民思潮」共同發起罷課,其間教協安排專車送學生到政總罷課現場「參觀」,成為「佔領」的「前哨」。罷課活動大致和平,但最後一晚「雙學」中人突然煽動大家衝入政總東翼前地,正式拉開違法「佔領」的序幕。■記者 甘瑜、文森

違法「佔領」期間,只有建制派譴責不法行為,勸年輕人和平散去,但反對派則紛紛推波助瀾,戴「黃絲帶」、打「開口牌」表示支持。在「佔領」清場當日,一眾反對派議員雖然被嘲做騷,但仍然堅持在清場一刻到場「留守」,最終「成功被捕」,不少人現在都參加了今年的立法會選舉,更有人以此為「光環」,包括「香港眾志」羅冠聰;民主黨涂謹申、許智峯;「工黨」李卓人、何秀蘭、張超雄;公民黨陳淑莊、毛孟靜;社民連梁國雄;「人民力量」袁彌明、陳志全;教協葉建源、「文化監暴」周博賢等。

禍害一︰交通堵塞 市民生活受阻

違法「佔領」最終長達79天才完結,所佔地區由一開始的金鐘,擴展至後來旺角和銅鑼灣均出現違法「佔領」,多條主要幹道突然被霸佔,「佔領者」在道路上架帳篷,有人打麻雀、有人打乒乓球,嚴重影響市容之餘,也令三區的交通堵塞、市民出行受阻。此外,部分學生也一度因為違法「佔領」而停課,可以上課的則因「佔領」阻路而遲到,令受牽連地區的學校、家長、學生都大為緊張,生活大受影響。

禍害二︰打擊經濟 損害香港形象

身處「佔領區」的商戶無辜受到牽連,包括銀行、珠寶店、餐廳等紛紛停業,以避過衝突和混亂。即使後來恢復營業,生意額也因為附近的違法「佔領」而大跌幾成,個別店舖無奈結業,旅遊業、餐飲業、零售業大受打擊,職業司機同樣生計受損,不少行業在該兩個多月的損失,都以數十億元起計。

禍害三︰破壞法治 對立情緒高漲

經濟損失容易估計,也相對較易恢復,法治精神的破壞則難以衡量。違法「佔領者」視香港法律如無物,明知違法依然非法聚集、霸佔全港市民共同擁有的地方,並破壞公物以製造路障。個別人更故意衝擊、挑釁警方,在網上發佈如何製造武器等訊息。

「佔旺」地區更曾出現打鬥、非禮等亂況,有家長上街尋找在「佔領區」流連露宿的子女,其間家人親友反目成仇,互相unfriend(絕交)的例子多不勝數,社會氣氛對立。有研究就指出,香港的社會氣氛、學童的開心指數在「佔領」後均變得較為負面。

禍害四︰價值觀扭曲 學生易衝動

「佔領」後衍生出對年輕人嚴重的影響,校園間的「佔領」、罷課、圍堵、衝擊越趨常見。多所院校的開學禮、畢業禮等被個別「黃絲」學生騎劫,成為他們表達政見的「舞台」,撐黃傘、舉不文手勢等等。

其後部分院校先後出現學生的所謂「抗爭」行為,其中浸會大學是近年最早出現學生衝擊學校管理層的院校。去年5月中,一眾激進學生聲稱要「自己揀校長」,硬闖會議室包圍聘任委員會委員,要求校方半小時內給予答覆,所為震驚學界。

事隔不足3個月,香港大學學生會及部分校外的學生甚至不知身份者,在公民黨等人以校友身份的「吶喊助威」下,也出現圍堵校務委員會成員的亂況,並要求委員交代委任副校長一事。嶺南大學亦曾出現學生包圍校董、舉辦粗口音樂會等狀況。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