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希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上周四舉辦「醫藥服務專業社群」計劃分享會,總結計劃推行兩年來的成效,並嘉許24名積極參與的學生,表揚他們參加青海中醫藥服務考察團活動,將浸大中醫藥義務醫療服務惠及內地青海省的弱勢社群。
浸大中醫藥學院中醫五年級學生陳家苗曾參與2015年暑期的服務計劃,在西寧市的社會福利院和兒童福利院義診,前者主要服務18歲以上的腦癱患者,部分無收入、親人、戶籍的老人家,機構人手和資源相對較少;後者則服務18歲以下的孤兒和腦癱患者。除義診外,計劃還包括向院舍護理員教授中醫知識,讓他們能為院友提供簡單推拿等中醫保健服務。參與同學分成小組,為院友進行針灸和推拿,以幫助腦癱患者緩解痛苦,增強活動能力。
誦詩分散院友針灸注意力
令家苗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兩名院友,他們都是二十來歲的青年,患有腦癱而影響到活動能力。其中一名院友很喜歡唐詩,於是家苗便和同學合作,由同學領他朗誦唐詩,分散其注意力,讓陳家苗在他頭上施針,助他醒腦開竅。家苗坦言,其實院友感覺到自己正被施針灸,但都很合作,不作打擾,於是她盡量快捷地下針,以減輕過程中的不適。另外一位院友,因下肢無力,亦無輪椅,只能以裝了4輪的椅子代步,但從不放棄,忍着痛楚艱難地來到社堂接受治療,並告訴家苗自己的夢想是去香港的迪士尼樂園,讓家苗看到堅強、不埋怨的精神。當其他同學告知,院友在一年後還記得她,家苗感到非常感動。
浸大中醫藥學院教學科研部中醫技術導師張振海表示,同學可觀察到不同院舍的資源落差和匱乏的情況,鼓勵他們反思如何貢獻社會,以中醫知識幫助更多人。而在青海考察時,同學更可認識當地的藏醫理論,了解不同民間醫學,增廣見聞。
中醫藥學院教學科研部於2014年開始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撥款50萬元,推行「全人教育及醫藥專業服務社群」計劃,透過一系列課外活動和學習分享活動,讓同學在老師指導下,為社區弱勢社群提供健康諮詢和服務,並從中學習。學院於過去的2015年及今年的暑假期間,舉辦青海中醫藥服務考察團,共31名師生遠赴青海省,為西寧福利機構提供中醫藥義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