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神州有情 > 正文

籲捐助者了解對象需求

2016-09-26
■洪波表示,做公益使人們看待世界的心態變得陽光。本報安徽傳真■洪波表示,做公益使人們看待世界的心態變得陽光。本報安徽傳真

洪波在採訪中對記者表示,公眾在做公益慈善時,一定要了解捐助對象的需求。她介紹,這次在玉樹考察,遇到一位來自北京的企業家,去捐贈書包和文具。但其實現在西部地區早已不缺書包和文具,「當時我在想,在捐助之前為什麼不問一問學校、老師或公益組織?」

洪波續說,現在中國西部的孩子們亦不缺吃喝,因為國家實行「兩免一補」(免雜費、免書本費、補助寄宿生生活費),飲食方面學校提供的很好,孩子一天吃四頓,上午還有水果。她稱,目前物質性的需求在逐年降低,發展性需求則在逐步提高。洪波對記者強調說:「現在最缺的首先是繪本,其次是太陽能熱水器,第三便是火車票和汽車票,讓孩子們看看外面的世界。」

追問善款去向增透明度

此外,洪波給捐助者的建議是要充分發揮捐助人追問的權利。「格桑花」的財務公開排名指數在內地同類機構中排名第一位,但也曾遭遇信任危機。在2011年,內地公益事業因多家機構被爆出問題而陷入寒冬,「格桑花」亦受波及。有一段時間,許多人在「格桑花西部助學網」上只捐助1分錢。為了這些賬目公開,「格桑花」的會計常常要加班到深夜。洪波對記者稱,有些捐助人對公益機構不放心,但自己去做又不專業。其實正確對待公益組織的態度,應是「不要懷疑,要追問」。「我的錢去哪了?有效性如何?你的財務公開了沒有?」洪波說,如果大家都這麼去做,這就促進了公益組織成長,而那些不規範、不健全的公益組織就很難生存。」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