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少接觸生誤解 有港青對少族觀感差

2016-09-28
■香港青年協會建議政府訂立指標,要求學校及企業內有更多少數族裔人士。■香港青年協會建議政府訂立指標,要求學校及企業內有更多少數族裔人士。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鄺慧敏)外界對少數族裔人士有不少誤解,香港青年協會一項調查發現,近63%受訪青年過去一年沒有接觸少數族裔人士,當中大部分認為他們不事生產或對社會沒有貢獻,以致有負面觀感。以10分為非常了解,整體平均分僅3.3分。青協建議港府應訂立指標,要求學校及企業內有更多少數族裔人士,協助他們融入社會。

逾六成人一年「零接觸」少族

青協青年創研庫於今年7月至8月期間,以電話訪問了520名15歲至34歲本港青年,發現受訪青年普遍對少數族裔人士的觀感屬普通。以10分為非常正面,整體平均分為5.1。

調查又顯示,62.7%受訪者過去一年沒有接觸少數族裔人士,當中37%對少數族裔人士有負面觀感,包括認為他們不事生產或對社會沒有貢獻、生活習慣不同、難於相處,以及有體味等。

不過,過去一年曾接觸少數族裔人士的受訪者中,只有15%對他們有負面觀感,52%對他們有正面觀感,認為他們努力適應本地生活、接觸有助交流等。

青協促學校企業增少族比例

調查亦發現,近65%受訪者不了解少數族裔人士的生活文化。青年創研庫認為,華裔青年不了解少數族裔人士,是源於雙方不認識,建議政府制訂指引,要求學校及企業收取或招聘一定比例的少數族裔人士,同時應舉辦更多少數族裔文化節,加強雙方了解。

另外,青年創研庫訪問了13名南亞族裔青年,他們普遍認為中文程度不高難以融入社會,甚至有12歲印度裔男學生表示,沒有足夠支援協助他學習中文,也想放棄學習中文;亦有受訪者透露,一些僱主抗拒聘用南亞裔人士。

青年創研庫社會與民生組別召集人李國義指,幼稚園時期是學習中文的黃金時期,惟不少幼稚園拒絕招收他們,以致他們入讀小學時未能追上中文程度。

他建議教育局研發實用性強的電子學習教材,讓少數族裔在課堂以外亦可學習中文。另一位成員林偉豪建議設立中文能力測試作為評估工具,以便得知少數族裔學生的中文認可水平。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