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化視野 > 正文

布偶劇親親長者 藝術「落區」接地氣

2016-11-05
■同學到訪長者家中,為他們上演小型布偶劇。■同學到訪長者家中,為他們上演小型布偶劇。

把藝術帶到社區似乎是不少藝術家樂於做的事,但一些片面式的「空降」社區藝術活動,往往借藝術之名在「消費」當區居民。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藝術又似是遙不可及。然而,有一班藝術家卻不甘社區藝術停留於一個「空降式」的層面,他們有一套演繹社區藝術的方法,務求把主導者的角色由藝術家轉移到當區群體,希望能真正把藝術滲透於社區當中,令當區的群體之間建立更深層次的溝通。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慧欣

由香港青年藝術協會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首屆「賽馬會社區表現藝術雙年展2016」,讓本地藝術家「落區」進行實驗,因應社區特色設計藝術項目,其中11名本地藝術家分成5組,穿梭於香港的大街小巷,與不同的社區團體合作,鼓勵年輕人投入社區及增強歸屬感,也藉蚚應N打破不同群體之間的隔閡。記者日前拜訪了其中三組藝術家,嘗試了解他們如何把不同形式的藝術表演帶到社區,把藝術滲透社區,使之融入群體當中。

徐偉康、鄺漢斌:讓表演得以延續

位於何文田的愛民h已有40多年歷史,隨年月逝去,區內的長者日漸增多。兩位藝術家徐偉康(大寶)及鄺漢斌(Ben),分別擅長街頭雜耍及布偶表演,他們與愛民h鄰近的迦密中學學生合作,到訪長者家中,為他們上演小型布偶劇,並在h內表演街頭雜耍,藉此拉近彼此距離,把歡樂與關懷獻予長者。

在愛民h長大的大寶也是畢業於區內的迦密中學,名副其實是「愛民地膽」。自小接觸當地的長者,大寶自言覺得他們祥和,但總有些孤單老人需要情感支援,因此希望讓區內學生和長者多交流。為了讓活動順利進行,大寶及阿Ben特意為學生安排課堂,讓他們在表演前得到足夠的訓練,在拜訪長者時表演也更專業。據阿Ben介紹,原來學生們表演的布偶劇亦與別不同。「在表演布偶劇前,會有家訪的環節,我們會嘗試將長者的故事、回憶融入表演當中,而表演用的布偶也是由學生親自設計和製作。」「我們會和長者談談愛民h的今昔,分享他們對愛民h的感受,而我亦會把這些元素放到布偶劇裡。」大寶亦指出學生向長者表演完雜耍後,亦主動跟他們聊天,打開話匣子。

提起社區藝術,兩人亦有一番看法。大寶解釋活動的理念是受到自己在台灣的經歷而啟發。「我在台灣的五六年都在進行一個計劃,就是在一些部落裡進行藝術發展的工作,當中接觸了不同年齡和階層的人,我發覺可以跟小朋友或年輕人合作做項目,然後和住在深山或很偏遠的長者分享。再看看愛民h的情況,一個在愛民h附近學校上學的學生,雖然並不一定住在愛民h,但卻有六七年的時間在這裡生活,若果到最後原來對這個社區不認識,是挺可惜的。因此我希望可以有一些活動,令學生和青少年對該區認識更深,在這六七年中烙下一些回憶,現在普遍的活動都是跨區、空降,而我們希望令該區的藝術家為該區服務。」

阿Ben亦表示即使今次的活動完結,學生們依然可以透過學到的表演方式繼續為區內的其他人服務。空降的社區藝術計劃,就如寫下「到此一遊」般,效果存疑。大寶補充道:「我覺得這類型的社區藝術計劃通常是一次性,做個活動、拍張照,但最後卻未必對該區有幫助,我主張此類的藝術計劃不應一次性,而要真正進入社區,要有交流、有啟發,再重返社區將之呈現。」正如阿Ben所說,今次的活動是真正由區內迦密中學的學生帶給當地的居民,他們學懂了如何表演後,往後也可以繼續把表演帶給不同的人,一直延續下去。

郭嘉源、小丸貴生:以手舞溝通

同樣以長者為對象,郭嘉源及小丸貴生(Takao)則帶領銀青乒乓的長者,以及香港青年藝術協會的青年,互相為對方的個人經歷及故事設計手部舞步,帶出長幼共融的理念。「當初活動的概念是源於英文give you my hand,是次雙年展的重點是社區藝術,因此我們希望透過藝術促進兩個不同團體,以『手』為元素,像是互相幫助般。對於很多人來說,一提到跳舞可能會緊張,而用手跳舞則較容易。」青少年和長者年齡始終有一段頗大的差距,那麼過程中如何令溝通更順利呢?原來過程中藝術家會把青少年和長者配對,然後彼此分享一些事,例如自己名字的故事,再去創作。

嘉源和Takao也只是從旁扮演引導的角色,而讓長者和青少年主導過程。「我從來無建議他們要如何做,但我會引導他們,例如指導青少年如何根據老人家的分享設計舞步。整個舞步是關於青少年及老人家的對話的故事,再透過對方聽完後用自己的經驗,配合自己的手法呈現出來。」嘉源說。

對很多人而言,藝術可能高高在上,對一眾長者來說,藝術是否遙不可及呢?嘉源表示:「開始時長者或會有這樣的感覺,但作為藝術家,我認為藝術源於生活,是真實在生活裡面經歷過的。」是次活動,嘉源和Takao的角色也只是從旁協助,從而讓兩個不同的群體有更深層的理解。「對我來說,我很注重透過社區藝術的活動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深入溝通,所以希望透過活動作平台,讓彼此進行深層對話。」嘉源表示希望透過是次社區藝術的項目,讓雙方聆聽彼此的聲音,因此當中的舞步都是源於他們的故事。「我們總認為一談及藝術便是做一些很高層次的東西,例如一提到跳舞,便要為老人家排好所有的動作,然後他們跳得好,便是藝術。但對我們而言社區藝術不應遵循此方向,而是從生活出發,聆聽被忽略的聲音。」

嚴穎嘉、黃景豪:族群無分界限

黃景豪(King)及嚴穎嘉(Monique)的對象則屬年幼一輩。兩人帶領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的少數族裔青年及將軍澳官立中學的學生,透過行為藝術和戲偶表演,表達自己的夢想,並以交換和互贈式公開表演。對於大眾而言,少數族裔似乎總是弱勢的一群,然而,我們可曾聆聽過他們的想法呢?因此Monique及阿King便決定找來一群少數族裔的小朋友及一群本地中學生,望能擦出火花之餘,彼此亦有更深入的了解。

「社區藝術無非想讓社會上不同群體接觸,其實在和少數族裔的小朋友接觸後,你會感受到他們並非是被邊緣化的人,這只是可怕的社會定型。」負責行為藝術的Monique主要教授本地的中學生,而教授戲偶的阿King則主要負責少數族裔的小朋友。「最初兩班人走在一起當然有陌生的感覺,但透過遊戲,他們亦能勇於跨出第一步,之後見到他們無論是演出或是平時相處,都會互相溝通,發自內心地互相幫助,也很感恩。」Monique說。

對於如何定義藝術二字,兩人均十分強調自主及溝通。「我們認為藝術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渠道,若果把藝術定位得過高,這只是俯視別人,並無雙向性,我和Monique的角色只是教授表演的方法,我們只是提供一個媒介,到最後要如何演繹故事,全是由他們決定。」King說。對於如何能更好地將藝術融入社區,King認為最重要是自身的參與性。「做社區藝術,重點是由社區自身去做這件事,而作為藝術家或導師,我們只是負責傳授表演技巧,然後幫助他們尋找自己在社區的身份,把自己的聲音透過不同渠道呈現於社區,協助他們在社區裡架起溝通的橋樑,讓他們互相交流。同樣地若果社區以外的人想了解該區,最直接的方法一定是由該社區發聲。」

策展人:向大眾分享故事

作為活動的策展人,香港青年藝術協會演藝計劃經理朱倩儀(Phoebe)表示盼今次活動所產生的不只是短期的效果,而是讓各個群體不論是參與演出的青少年、長者,還是藝術家或者觀眾,都明白到他們所參與的、觀看的,並不只是一個演出,而是把自己的故事向大眾分享,透過活動把正面的信息帶給他們。

「賽馬會社區表現藝術雙年展2016」將於本月26日假數碼港商場全天候廣場舉行閉幕活動「小城•小舞」,將匯聚數百位本地社區內不同背景人士,共舞「In the Heart of Hope」。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