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愈來愈快,影響的層面也愈來愈廣,外國人學習漢語的熱度有增無减。歐美等世界主要國家早已在基礎教育階段便開始設有中文的選修課程。最近有報道引述歐盟學校教育委員會秘書長凱維農表示,為了進一步促進中國和歐盟的合作交流,歐盟學校教育委員會正在考慮將中文課程列為必修課程。
從選修課程的設置到必修課程,這可不是一般的變動,這說明歐盟教育委員會對中文的高度重視,他們預見到在未來的世界發展中,中國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所以,要考慮讓學生先行掌握與中國人溝通的語言文字工具--漢語。這個變動還在醞釀階段,不論將來是否實行,都讓我們對歐盟學校教育委員會的執事者肅然起敬。
扎克伯格全程普通話演講
雖然漢語對外國人來說,不是那麽容易掌握,但是,我們還是在電視、各種媒介上,看到不少政商界的要人用普通話演講:當你聽到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在北京清華大學全程用普通話演講時,你不覺得驚奇嗎?他工作那麽忙,還能費時費力學習和運用中文。
他一定知道,他在中國有大批的年輕粉絲,如果他用普通話演講,更能拉近他和中國大學生、年輕人的距離,有利於他開闢和擴大市場。
在中國留學的各國留學生,他們就更不用說了,每年在電視的「漢語橋」節目上看他們的表演,聽他們說一口流利的京腔,常讓我們感慨不已。
特別是我們作為老師的,常感慨我們香港有不少年輕人說普通話不如這些外國留學生。還要知道的是,外國的一些年輕人很多不是學學普通話而已,他們留在中國發展,實現他們人生的理想。在北上廣深這些城市,很容易見到他們的身影。
中國市場持續發展成主因
世界上發生的許多事情,像漢語熱這樣的事情,似乎和香港沒有什麽關係,其實,是有很大關係的。語言文字是人類用於彼此交流的工具。為什麽學習漢語的熱潮能在世界上持續升溫,為什麽漢語這個工具引起歐盟教育委員會的重視,要想將中文課程提升為必修課程來設置,因為中國的市場發展持續引起大家的關注,漢語熱和中國的發展是有直接聯繫的。
這麽簡單的道理,我們看不懂嗎?希望政府和社會各界支持香港的中文教育和普通話教育,支持普通話教中文,為的是讓香港的中小學生在最適宜學習語言的年齡段,中文和普通話都過關。否則,當香港學生將來因為普通話不好而在職場競爭中受到影響時,誰來問責呢?
■田小琳 香港中國語文學會
簡介:香港中國語文學會創辦於1979年,宗旨是通過研究、出版、教學、交流、合作等方式促進中國語文工作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