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幼教「有得揀」 「免費」非強制

2016-12-05
■免費幼教將於明年新學年全面實施。圖為吳克儉(中)早前探訪幼稚園的情況。■免費幼教將於明年新學年全面實施。圖為吳克儉(中)早前探訪幼稚園的情況。

吳克儉:八成免費已達政策目標非「走數」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劃於明年新學年實施,全港逾八成半日制幼稚園免交學費,但有人質疑並非「真正」的免費幼教。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日解釋指,因應辦學團體及家長需要,讓他們有空間選擇不同營運模式的幼稚園,做法靈活,而非強制全港學校都免費;上述八成免費已達到政策目標,故並非「走數」。他強調計劃能落實得來不易,當局會汲取經驗,未來根據社會需要、業界情況及通脹等調整資助額,不排除加大參與計劃的學校數目。

吳克儉昨日接受無綫電視節目《講清講楚》的訪問,釐清社會對落實免費幼教的誤解。對於有人指只有八成幼稚園提供免費教育,並非「真正」的免費,吳克儉表示,現時幼稚園教育服務百花齊放,除了非牟利幼稚園外,市場上亦有私營幼稚園,其收費及自由度都較高,是部分家長的選擇,「不是每個家長都希望有劃一的制度,有些人希望可以有空間、自由去選擇不同的課程。」他續指,部分私營幼稚園租金高昂,其營運難以收支平衡,故不能提供完全免費的服務。

他又提到,在2017/18學年,有約510所幼稚園提供半日制服務,當中約430所、即多於八成可提供免費服務,較本學年約15%半日制幼稚園免費的數字已大幅增加,達到免費幼教的政策目標。

考慮社會負擔 計劃有望擴大

被問及為何政府不全數資助全日制幼稚園學位,他指沒有研究足以證明全日制課程較半日制課程對幼兒更為有利,但政府理解雙職家長的情況,故以往每月收取1,000元或以下學費的全日制幼稚園僅約2%,在新政策下已大增至逾50%,「現已可減輕家長負擔,政策是幫到手的,我們期望市民不要以一個很生硬、很狹窄的定義去解釋『全日免費』,而是要了解什麼是免費,要去考慮社會的財政及資源的承擔力有多大。」

他強調,免費幼教能落地實行,得來不易,相比其他國家或地區,香港落實免費幼教已較為領先。他又指,政策只是剛起步,局方會汲取經驗,未來根據社會需要、業界情況及通脹等調整資助額,與時並進,不排除擴大計劃。

薪級表要顧及市場流動性

就有意見認為政府應訂立幼稚園教師薪級表,保障教師薪酬。吳克儉回應指,不少辦學團體反映有關安排只會令市場失去流動空間,業界傾向期望有空間以薪酬幅度處理。

另外,教育局網上專欄《政策正面睇》最新文章提到,當局為各職級的教學人員釐定薪酬範圍,是為確保教師可獲合理薪酬。有別於資助學校的資助模式,為幼稚園訂立薪酬範圍較為恰當,亦可確保競爭力,讓幼稚園管理層因應員工資歷、教學經驗、額外職務等,靈活釐定員工薪酬。

文章又指,現階段上載的幼稚園學費水平只是學校初步估算,當局明年1月中將邀請學校遞交2017/18學年的詳細收費預算,校方須提出充分理由和數據支持其建議收費,當局會嚴格審批其開支預算,確保學費水平合理,家長能受惠於新政策。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