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演藝蝶影】綠葉的演戲問題

2016-12-09

小 蝶

上星期談起香港很多拍電視劇的「綠葉」都以公式化的方式演出,我覺得背後是有些原因引致他們有這樣的做法。

我所謂的公式化,是指無論什麼角色落到他們身上,他們全都是以相同的演法將角色演繹出來。換句話說,你只要見到他們出場,便已經知道他們怎樣演繹。到頭來,通過他們演繹出來的每個角色都是一模一樣,樣辦似的。

這種現象可以有數種解釋。首先,電視台對這類演員的需求量太大,因為每個劇集都必須有大量綠葉扶持,令到他們演得太多太密,沒有時間好好鑽研角色,只好將所有角色都典型化來演,「照辦煮碗」地交差了事。因此,飾演憨直的角色時一定是說話如鳥兒在啄米般短促、壞人總是擠眉弄眼、初生之犢定必衝動無禮等。其實,世上的憨直者、壞人和初生之犢豈止三種?可惜很多演員都沒有時間再去深究這各類人之間的分別,只能流水作業般順利完成拍攝工作便算。他們忽略的是﹕將每一個角色都細心地研究和設計,是其中一項評核一名演員的表現是否優秀的重要準則。

有些演員在不知不覺間把自己封困在「舒服圈」中,這其實不單是演員才有的問題。演員可能覺得以他們長期採用的演法會令他們演得最得心應手,又或一定不會出錯。既然工資都是一樣,為何還要花精神創作多個類似角色的特點?倘若新嘗試失敗,豈非吃力不討好?還是穩坐在自己的「舒服圈」中保證妥當得多。他們忽略的是﹕自古的突破都不是在自己的「舒服圈」中誕生的。

當然,這亦可能與演員本身的能力有關。有些演員可能很熱愛演戲,可是他們的天分和後天的磨練都較其他人遜色。對他們來說,可能演至那種程度已經是他們的極限,再也難以有進步。眼利的觀眾倒沒有忽略這點。

有些演員又可能會認為自己演的只是次要的配角或微不足道的小角色,根本不用花心機經營,反正觀眾只會留心看主角,不會看到他們的。這個想法其實是錯誤的,因為每個角色都很重要,都是構成一齣電視劇的元素。俄國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指的「只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便是這個意思。演員忽略的是:若他們因角色「小」而敷衍了事,那麼縱被別人視為小演員也不可以埋怨了。

還有,這也可能與監製或編導的指令有關。因為有些編導會不假思索地將演員分配扮演同一類型角色(type casting)。換句話說,他們覺得此人擅演流氓,便會每套劇都找他扮演流氓。當然,演員會演得很容易,但他們忽略的是:觀眾卻會看得沉悶,根本不想再看他們。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