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隨想國 】照相館

2017-01-10

興 國

現在做學生的,有什麼事情比以前的學生更節省時間的?相信答案之一是不必跑照相館。

因為有了智能手機,可以自拍了。想從前,每個學年都要為註冊相而跑照相館,去之前還要穿上整齊校服,有的甚至去理個髮,有的還必須跑到另一區,去拍照,還必須等候沖曬出來。所以,要跑兩次照相館才能完成交給學校註冊用的照片。

如今照相館已幾乎在生活中消失了,而且人人只要拿起智能手機,都可以成為攝影師了。回想從前,去一趟旅行,拍了幾筒菲林,效果如何,還得等照相館沖曬後的結果才知道。現在,拍完就可以看到,而且還可以馬上與別人分享,真是方便得很啊。

照相館在香港,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這問題最近我才得知,是看了鄭寶鴻編著的《香港華洋行業百年──工業與服務業篇》(商務印書館)第二十四章「影樓」之後。在這一章裡,編著者說:「攝影於一八三九年發明,至一八四零年代已開始有稱為『影樓』、『映畫館』或『寫真館』的照相館在香港開設,當時的影樓多採用『銀板攝影』技術。」

香港真是好厲害,一有攝影技術的發明,便立即跟上時代,也開始開館替人拍攝了。怪不得香港是個商業城市,近兩百年前生意頭腦就轉得很快了。不過,生意並非如想像般順利,因為「早期照相不為華人接受,誤信會被『攝去魂魄』或『攝去元陽』,不少人寧願被人『畫丹青』或『寫真』(描繪人像畫)......後來,華人觀念改變,漸漸開始喜往影樓,在樓台或風景佈景板前拍照。」 當我們看到非洲當地人,第一次看到攝影機時那種驚懼的神情,其實我們的祖先也曾有過,不必大驚小怪。現在,攝去魂魄的觀念,已隨照相館的消失而徹底消失了。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