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擔任中學生辯論賽評委,講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比賽激烈而不精彩」。「比賽激烈」,指的是雙方態度強硬,辭藻華麗。「不精彩」則是因為辯題的討論沒有深度。一場精彩的比賽,一定具備兩個必不可少的元素。
第一、「交鋒」。辯論的初學者,比賽後通常會聽到學長點評「比賽缺乏交鋒」、「自說自話」。所謂「缺乏交鋒」,是指沒有在對方的論點或架構上進行質疑和攻擊,好比你去街市買蘋果,兩家水果店同時向你推銷。A表示「我們家蘋果甜」,B聲稱「我們家蘋果沒有農藥,健康」。然後A開始不遺餘力地描述他家的蘋果多麼香甜可口,B也信誓旦旦地保證自家蘋果純天然對身體好。
兩家自說自話講得天花亂墜,你聽得不知所措難以抉擇。直至B開始質疑A「你家蘋果並沒有那麼甜」,A開始攻擊B「你家蘋果分明撒了農藥」,「交鋒」就出現了。這種「交鋒」考查的是雙方論點的真實性和可信度,幫助評委作選擇。如果A證明了B的蘋果有農藥,你自然會選擇A的蘋果。「交鋒點」也是辯論賽中評委常見的判準方式之一。
確立共識分歧 深入討論問題
第二、「推進」。知道了「交鋒」的重要性後,辯手往往變得極具攻擊性。寸土必爭成了本能,否定對方論點成了條件反射。這樣的比賽看上去激烈,卻完全阻礙了問題的深入探討。一場好的辯論賽需要「推進」。而所謂「推進」無非是「共識」和「分歧」的不斷細分和確立。比如小明想去美國旅遊,媽媽不允許。如果討論只停留在「小明不該想去」和「媽媽應該同意」,那討論就毫無意義。筆者現站於小明的立場上,演示一場跟媽媽的對話。
小明:媽媽,我想去美國旅遊。
媽媽:不許去。
(分歧:小明能不能去美國)
小明:為什麼啊?
媽媽:美國不安全。
小明:那是不是只要安全有保障的地方,我就可以去啊?
媽媽:對。
(共識:小明可以去安全的國家旅遊)
小明:可是美國挺安全的啊!
媽媽:美國可危險了!
(分歧:美國究竟安不安全)
小明:為什麼美國很危險啊?
媽媽:美國人允許持槍啊,街上誰都有可能掏出槍打人,多可怕!
小明:那我去美國禁槍的地方旅遊不就好了(如果有)。
(共識:小明可以去美國禁槍的地方旅遊)
小明:再說了,為什麼有了槍就會很危險呢?
(分歧:允許持槍有沒有讓美國變得危險)
以上的對話中,小明和媽媽的分歧由一開始的「能不能去美國」變成了最後「允許持槍有沒有讓美國變危險」。問題的討論一層層地深入,媽媽和小明的分歧也一點點細化具體,這樣的討論才清晰而有效率,這也幫助評委在龐雜的雙方架構對撞中找出核心衝突,將勝負辯手清楚地展現出來。
■林森 中華思辯學會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