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南北直通車 > 正文

驗糞知腸癌 發病機制破解

2017-01-17
■沈祖堯(中)、于君(右二)、胡嘉麒(右一)、吳兆文(左一)及陳家亮(左二)組成的研究團隊憑「大腸癌發生分子機制、早期預警、防治研究」獲頒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柴婧  攝■沈祖堯(中)、于君(右二)、胡嘉麒(右一)、吳兆文(左一)及陳家亮(左二)組成的研究團隊憑「大腸癌發生分子機制、早期預警、防治研究」獲頒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柴婧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柴婧)大腸癌過去被視為歐美地區的高危疾病,但近年其發病率在香港愈趨上升,更是香港的「頭號癌症」。為解開其病發機理,由中文大學校長兼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沈祖堯帶領團隊進行歷時15年的研究「大腸癌發生分子機制、早期預警、防治研究」。結果首次破解了大腸癌的發病機制,以及華人獨有的大腸癌基因組突變圖譜;並首創通過血液及糞便的無創診斷平台,準確度分別高達70%和80%。同時揭示了大腸癌的抑癌基因及機制,為未來的研究提供嶄新方向。由於研究成果斐然,近日獲頒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該研究團隊除沈祖堯外,還包括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于君教授、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和消化疾病研究所助理教授胡嘉麒博士、外科學系吳兆文教授,以及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

要預防控制大腸癌就需要找到早期的診斷方法,所以要了解大腸癌發病的分子機制,以及其發病原因。以往科學界對大腸癌的分子基因所知不多。有份參與研究的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于君指出,大腸癌發生的分子機制有兩種基因,分別是抑癌基因及促癌基因。「當促癌基因被激活、抑癌基因減少時,腫瘤就會產生。通過外顯子測序和基因捕獲測序發現,CDH10、FAT4 、DOCK2為中國人獨有的新促癌基因,而根據這種基因,我們找到了它們之間信號通路的關係。」她指團隊通過單細胞測序全球首次證實了大腸癌是雙克隆(兩個細胞)來源,有助解開大腸癌的發病機制。

發現8種抑癌基因

為了破解大腸癌的發病機制及診斷標誌物,團隊對抑癌基因進行研究。結果發現8種新抑癌基因,以及8個與大腸發生發展相關的小分子核糖核酸(miRNA),「對照比較,在腫瘤裡面升高的小分子核糖核酸促進大腸癌發生,他們的作用很大,可能做為標誌物。」于君補充道︰「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發現疾病通常已經很晚期了,因此,在病人無症狀時,發現分子標誌物可以提早診斷。」

糞便篩查最快今年推

團隊亦開發了診斷大腸癌的方法。以往篩查大腸癌主要以大腸鏡進行,但有令腸管壁穿孔的風險。於是團隊根據基礎研究的成果,研發了無創診斷平台,可通過血液及糞便進行大腸癌篩查。沈祖堯解釋,腸道會釋放細胞進入血液和糞便中,所以透過檢測血液和大便中是否存有特定的大腸癌細胞標誌物,便可無創診斷病人是否患有大腸癌以及還未出現病變的腸內瘜肉,有助更早期發現和治癒大腸癌和瘜肉。

沈祖堯又指,血液篩查的準確度可達70%,糞便篩查的準確度則可以達到80%。利用糞便檢測大腸癌的技術,正待內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料最快今年內推出市面。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