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施政報告積極回應增加年輕人升學機會及自資專上院校發展,包括2018/19學年起將「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擴展及恒常化,每屆資助學額增加兩倍至3,000個,涉及9億元經常性開支,並會針對自資院校專設5億元的第七輪配對補助金計劃,協助院校籌款開拓經費來源。
現行的SSSDP於2015/16學年起試行3年,每屆資助約1,000名學生修讀護理、檢測認證、建築工程、創意工業等指定範疇且切合本港社會及經濟需要的自資學士學位課程。
由於反應良好,施政報告決定把計劃恒常化,每屆學額增兩倍至3,000個,料每年涉及9億元開支,約1.3萬名學生受惠。
政府消息人士指,未來新增資助哪些範疇課程仍需向不同政策局及業界進行諮詢,而資助額則維持不變,非實驗室為本課程資助每年4萬元,實驗室為本課程則為7萬元。消息人士鼓勵自資院校多開辦應對社會發展需要的學科,以配合人才需求。
自資院校獲肯定欣喜
至於5億元第七輪配對補助金計劃首階段為期兩年,消息人士解釋,因以往同時供8大申請的計劃,自資校受益不多,希望藉專設計劃鼓勵其加強籌款。如同往屆配對補助金一樣,計劃會設下限,兩年內為每校預留1,200萬元,而該1,200萬元會作1比1等額配對,隨後則以籌2元配對1元比例發放,並設1億元的上限避免「一校獨攬」。
計劃開放予提供本地學士學位課程的自資校申請,目前共有11所合資格。
自資高教界對兩項計劃深表歡迎。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指,新措施不單支援院校所需,亦發出明確政策訊息,代表着政府對於自資高教界的關鍵角色予以認同及肯定。而同樣受惠於SSSDP配對補助金的職訓局與恒生管理學院亦指,措施對院校及學生都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