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紹基) 發展成為亞洲的資產管理及財富管理中心,一直是香港政府的重點政策。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財政預算案中表示,為推動香港成為全面的基金服務中心,建議擴大利得稅豁免範圍,涵蓋在岸以私人形式發售的開放式基金型公司,從而吸引基金來港註冊,發揮香港的基金製造能力。
陳茂波表示,香港「背靠內地,面向國際」的優勢,為金融業帶來了不少機遇。「滬港通」及「深港通」相繼開通,對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有開創性的意義。此外,2015年實施的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為兩地的基金業帶來更多產品選擇,並加深兩地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與香港聯通的市場並不應只限於內地。香港一直努力與世界各地金融市場建立聯繫。
證監會去年與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已就雙邊基金互認安排簽署備忘錄,容許合資格的本港公募基金,透過簡化的審核程序在瑞士市場直接銷售予公眾投資者。證監會現正積極與其他地區商討,期望能陸續達成協議。
鼓勵把握綠色金融發展機遇
他認為,香港具備成熟的條件發展綠色金融,去年二十國集團倡議落實自願可選措施,包括提供清晰的戰略性政策信號與框架,以推動綠色金融發展。他指去年10月港鐵已率先發行綠色債券集資,政府將加強宣傳香港資本市場的優勢,鼓勵業界充分把握綠色金融所帶來的發展機遇。
冀擴跨境人幣雙向流通渠道
至於人民幣的發展,陳茂波指出,全球約七成的人民幣支付交易都是經香港處理。國際結算銀行去年9月公佈的調查結果亦顯示,香港人民幣外匯交易量穩居全球首位,印證了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政府會繼續與內地當局探討,擴大跨境人民幣雙向流通的渠道。
此外,政府正與中央及亞投行商討,希望盡快完成香港以非主權地區身份加入亞投行的程序。他指香港擁有各類專業人才、豐富的建造、管理及營運基建項目的經驗,以及成熟的金融市場,可以為亞投行作出貢獻。
續推動港成基建投融資中心
隨着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逐步落實,香港可促進區內基建投資及融資方面的發展。金管局去年成立基建融資促進辦公室,匯聚不同領域的主要持份者,提升他們對投資基建及相關項目的認識和興趣。基建融資促進辦公室將繼續與主要持份者,共同推廣和發展香港成為基建投融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