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局公佈幼園課程指引 若屢違規失免費幼教資格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因應免費幼稚園教育今年9月新學年落實,教育局昨日公佈《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明確列出幼稚園不應安排幼兒班學生執筆寫字、低班及高班幼兒也不應進行機械式抄寫和計算活動,以及延長升小入學的適應期,如考慮延遲半個學期或一個學期,才正式實行家課、默書和測驗的安排。幼稚園、幼兒學校及設有幼兒班的學校需於新學年起循序漸進落實有關建議。局方指,會以質素評核報告評核獲免費幼教資助的幼園,嚴重違規及屢勸不改者,將被取消免費幼教資格。
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去年公佈檢視和修訂現行的《學前教育課程指引(2006)》,經過一輪諮詢,當局昨日推出以「遊戲學習好開始 均衡發展樂成長」為題的新版《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
遊戲探索為主 可畫畫連線
專責委員會主席許娜娜介紹指,新指引涵蓋了不同重點,包括學習活動以遊戲和探索為主、着重照顧幼兒的多樣性等。
其中明確建議不應安排就讀幼兒班學生執筆寫字,但可以通過畫畫或連線來鍛煉肌肉,而低班及高班學生則不應進行機械式抄寫和計算,不應安排過量、頻密或過於艱深的家課,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和操練。
對於社會關注幼童操練的問題,課程發展議會幼兒教育委員會主席李南玉強調,3歲幼兒的肌肉發展尚未成熟不能執筆寫字,「寫字只是整個學習的很小部分,事實上孩子的語言發展遠較寫字重要,期望業界可以遵守,避免抹殺孩子的全人發展。」
加強幼小過渡 延後默寫
李南玉亦指,當局理解幼稚園銜接小學的重要性,故邀請小學參與諮詢,了解幼園生畢業時所需具備的條件,以制定相關過渡措施。因此指引訂明小學不應在小一入學初期進行默寫活動或紙筆評估,建議考慮延遲半個學期或一學期,才正式實行家課、默書和測驗的安排,教師亦不應要求學生背誦或強記大量學科知識。
教育局副秘書長陳嘉琪表示,期望幼稚園在新學年起循序漸進推行更新課程,落實指引的建議,「鼓勵他們按學校的校情去改善,例如在探索方面有不足,便可多做。」
語常會亦將撥款4,000多萬元資助幼師修讀中英語文專業發展課程,在今年3月至5月舉辦一系列培訓及支援活動,提升教學效能。
每年抽樣評核確保落實
至於監管方面,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幼稚園教育)胡振聲表示,當局現時會定期以質素評核報告評核參與學券制的幼園,如每年抽樣評百多間學校,新指引下機制與以往相若。
他指出,若有參加免費幼教計劃的幼園不依指引,會給予意見及時間改善,而屢勸不改,仍未通過質素評核者,當局有權剔除其參與免費幼教的資格;過去亦曾有學校因未能通過質素評核被剔除於學券計劃外。
而私營幼稚園,當局亦有重點視學了解其教學情況,家長亦可向當局反映不當做法,局方將作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