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通識博客 > 正文

電動車電子道路 雙管齊下減空污

2017-03-14
■道路運輸是造成本港空氣污染的其中一個主要源頭。 資料圖片■道路運輸是造成本港空氣污染的其中一個主要源頭。 資料圖片

- 今日香港+能源科技與環境 -

道路運輸是造成本港空氣污染的其中一個主要源頭。本港錄得的一氧化碳及可吸入懸浮粒子的數字中,以道路運輸的排放量最高,嚴重影響空氣質素。現時本港的車輛主要是以汽油及柴油推動,使用化石燃料會造成空氣污染,而電動車行車時不會排放任何廢氣,可望改善情況。香港路面車輛大多是作商業用途,例如:的士、小巴和客貨車等,部分車輛更需要24小時行走。另一方面,電動車的充電時間最快也需要6小時,司機難以付出這個時間成本,以致電動車暫時難以在商用車輛上普及。 ■林曦彤 特約資深通識科作者

今日香港+能源科技與環境

1.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電動車簡介

優點          缺點

不會排放廢氣     價格較汽油車高

行車時較為寧靜    車速最快約為70公里

行駛成本比汽車低75% 充電所需的時間較長(一般約為6小時至8小時)

維修費較便宜     電池壽命有限(需要每3年至5年更換電池)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B:電動車與傳統汽車比較(以在港行駛50公里計)

項目   純電動車           傳統汽車

碳排放  零排放(發電排放約4.1千克) 9.7千克#

能源效益 逾80%電能轉化為動力 15%至20%能源轉化為動力

燃料成本    港幣7.4##      港幣70.5##

#註:數據按平均能源消耗計算(汽油車引擎馬力不超過1500cc)。

##註:平均淨電價:港幣0.987/千瓦小時、汽油價格:港幣17.15/公升。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C:港產電動車功能大解構

.於2007年在香港研發成功,造型出自設計名師喬治亞羅手筆;

.以電池驅動,不排放廢氣;

.車身輕巧迷你,設有雙座位;

.每次最長行車距離約為112公里;

.最高時速約為每小時64公里;

.6小時至8小時可完成100%充電;

.配備電動窗、電動後視鏡、多功能行車資訊熒幕、MP3音響與收音機等功能。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D:有關香港電動車發展報道

在推動試用電動車的同時,完善及方便的充電網絡,對電動車普及發展非常重要。

全香港現時有超過330個標準充電點,分佈在九龍及新界的29個標準充電站;另也有3個快速充電站。

然而,有汽車學會負責人表示,快速充電站研發商應考慮不同車廠生產的電動車是否兼容,否則會造成壟斷,阻礙電動車普及。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想一想】

(a) 參考資料,試指出香港政府推廣電動車可能會面對的困難。試舉出其中三項,並加以解釋。

(b) 參考資料,你認為香港政府應怎樣發展低碳公共交通,使香港成為低碳、宜居城巿?試加以解釋。

今日香港+全球化+能源科技與環境

2.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電子道路收費計劃

電子道路收費計劃並非一個新穎的構思,在過去20年間斷斷續續地出現在政府諮詢文件中,甚至在2001年,政府曾斥資一億元研究電子道路收費計劃的可行性,最後更具體地提出繁忙時段收費8元至31元,但最終還是無疾而終。

2015年12月,政府宣佈就「中環及其鄰近地區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展開公眾諮詢,計劃建基於「用者自付」原則,即建議涵蓋中環塞車重災區,向繁忙時段駛入的車輛收費,但收費水平待諮詢;參考外國則每次收3元至66.5元,按車種而不同。而收費時段方面,諮詢文件建議是周一至周五早上7時至晚上8時,以及周六早上8時至晚上8時,配合交通流量甚高的時段。

另一方面,中環灣仔繞道是替代路線,讓純粹取道中環、但不作停留的駕駛者可以選擇不收費道路。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B:中環嚴重擠塞路段車速

路段             車速(公里/小時)#

福利街(永樂街至干諾道中)     5.4

急庇利街(干諾道中至德輔道中)   6.1

干諾道中天橋(摩利臣街至租庇利街) 9.5

遮打道(畢打街至美利道)      10.2

德輔道中東行(急庇利街至畢打街)  12.5

琳寶徑(金鐘道至干諾道中)     13.0

干諾道中東行            14.0

德輔道中西行(租庇利街和永和街)  14.0

干諾道中西行(美利道至摩利臣街)  17.0

夏慤道東行(美利道至紅棉路)    18.3

#註:平日早上繁忙時間,成人平均步速為每小時4公里至5公里。

資料來源: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公眾參與文件

資料C:擬實施街道

.摩利臣街 .堅道 .紅棉路 .干諾道中 .德輔道中 .花園道 .皇后大道中 .畢打街 .夏慤道

資料來源: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公眾參與文件

資料D:海外經驗

國家/地區 電子道路收費內容

新加坡 已推行17年,採用「周界為本」方案,即每經過一個收費點便須繳費,不同路線、類型的車輛收費都不同,介乎港幣3元至66.5元,並以短距離微波通訊科技作記錄;緊急車輛豁免收費。

英國倫敦 採用「區域為本」的按日收費機制,每日收11.5英鎊(約港幣140元),並准許環保車走快線,提供使用環保車的誘因。當局使用自動車牌識別科技,的士、緊急車輛豁免收費,居住在收費區內的巿民享有一折優惠。

瑞典哥德堡 不論車輛種類,所有收費點的費用相同,但收費水平則按駛經收費點的時間改變,介乎約8元至20元港幣,每日上限收取約港幣55元;當局會拍下所有駛經車輛的車牌,緊急車輛豁免收費。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想一想】

(a) 參考資料,你認為香港政府用電子道路收費來調整巿民使用道路的情況,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試加以解釋。

(b) 參考資料,你在什麼程度上同意香港政府進一步限制香港的登記車輛數量,以減低香港的污染情況?試加以解釋。

今日香港+能源科技與環境

3.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生態旅遊」定義

據國際生態旅遊協會的定義,生態旅遊是「開發並利用自然環境中具魅力的生態資源,以此促進人與生態的和諧發展」,也是一種以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的旅遊模式,為免後代因當代人的過分享受,剝奪了享有同等旅遊資源的機會,以及令遊客熱愛和保護大自然,達至可持續發展。不少人認為,生態旅遊與郊遊無異,其實不然,生態旅遊包括以下原則:

.通常以小隊形式進行;

.主辦組織應向遊客及發展生態旅遊項目的人,提供積極有效的經驗與幫助;

.到相對未受干擾或未受污染的自然區域旅行;

.旅程具教育性,希望加深大眾對環境和文化的認識和尊重;

.「除了腳印,什麼也不可以留下;除了回憶,什麼也不可以帶走」,過程中要減少對目的地之生態及居民生活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

.追求發展經濟,提倡環境及資源保育的同時,要盡量減少旅遊對環境的影響;

.為當地的原住民創造就業和社會發展的機會。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國際生態旅遊協會

資料B:香港具備發展「生態旅遊」條件

欣賞景觀 內容詳情

海洋資源 新界東部的水域較為清澈,適合珊瑚及多種海洋生物成長,例如海下灣海岸公園、東平洲海岸公園、印洲塘海岸公園等;西部海域由於接近珠江口,水質的雜質較多,但當中也孕育了不少生命,例如中華白海豚、江豚等,其中生態價值較高的地點包括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大嶼山分流、索罟群島等。

山嶺 香港有約40%的土地為郊野公園,其中包括不少山嶺、樹林及溪流,為野生動物、鳥類以至淡水魚的所在地。

雀鳥 現時已發現逾四百種鳥類,當中候鳥及林鳥的數目甚為可觀。新界西部的米埔及尖鼻咀,為觀賞候鳥的理想地方。至於觀賞林鳥,可考慮前往新界的大埔滘或林村。東西部水域如塔門、石牛洲等地方,可觀賞燕鷗。

歷史遺跡 香港地方雖然小,歷史遺蹟卻相當豐富,其中屏山文物徑及龍躍文物徑,是已開發的歷史考察路線,交通便利。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C:旅發局推廣的生態旅遊團

生態旅遊團      特色

西貢地質公園遊 獨特地質景觀與海岸風光,還有海鮮大餐。

香港濕地公園、后海灣、南生圍生態遊 到訪香港的奇妙生態世界。

中華白海豚觀察之旅 尋找白海豚,認識海洋生態。

東北地質深度遊 暢遊地質公園的新界東北沉積岩園區,上一堂地質課。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想一想】

(a)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你認為有什麼因素導致本港的生態旅遊並不普及?試加以解釋。

(b) 「政府積極發展生態旅遊將有助香港實現可持續發展。」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你是否同意這說法?試加以解釋。

【總結】

香港總面積約1,100平方公里,雖然有約40%的土地屬郊野或海岸保護區,但面對人口增長及都巿發展,土地需求極大,長遠對環境、地質、地貌保育帶來沉重的壓力。發展生態旅遊如確立地質公園,能界定有地質地貌價值的地區,加以保護,並配合現有保育目標政策及規例,推動香港管理天然資源,進行環保教育。

【延伸閱讀】

1. 《首購電動車寬免額上限9.75萬》,香港《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7/02/23/HS1702230040.htm

2. 《電子道路聘顧問研落實方案》,香港《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7/01/18/HK1701180018.htm

3. 《城郊綠遊倡六招 移師市區辦活動》,香港《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6/11/21/HK1611210040.htm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