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鵬情萬里】崇文門的春天

2017-03-15
■梅花盛開。 作者提供■梅花盛開。 作者提供

趙鵬飛

這次在北京,住在崇文門西大街的新僑飯店。出了飯店,往右直走,過三個路口,就到天安門廣場。再過幾道安檢,便可以進入人民大會堂去採訪。我平常喜歡走路,腳力也算快,二十分鐘就能到。這陣子的北京,天藍得格外透亮,楊樹槐樹還沒有要發芽的 跡象。路邊的迎春花,黃澄澄的,倒是 很 耀 眼。 早起,手裡舉着新 僑 飯店自製的奶油牛角包,一路走,一路吃,甚是愜意。

說起新僑飯店的麵包,據說在北京長大的孩子,人人都知道,人人都吃過。我無福生在首都,後來看了章詒和的書,才偶然得知,這裡的俄式西餐和麵包,也曾是京城一道風景。罐燜牛肉、奶油烤雜拌、奶油烤魚、焗扇貝、土豆沙拉、意大利麵、紅菜湯,吃過的人過了很多年,提起來口裡都還津津有味。現烤現賣的麵包,也不輸給老北京的冰糖葫蘆豌豆黃,想起來都要咽口水。

新僑的麵包店,就開在酒店樓下。隨時撩開蒙在門上的厚棉布簾子,一頭扎進去,濃郁的麥香味撲面而來。本來還不餓,香酥的味道一刺激,整個人的胃口都被打開了。店裡的裝潢樸素簡單,新出爐的麵包,盛在透明的玻璃罩子裡,擺了一長排。新烤的麵包,大都是焦糖色的外皮,香脆油亮,個大飽滿,很有五穀豐登的喜慶感。只要還在營業,不管什麼時候,總能看到滿口京片子的老頭老太太,一個挨着一個排着長隊等待結賬。手裡的袋子眼看都塞不下了,還是東瞅瞅西瞅瞅,要再多塞幾塊。

排在我前面的一個白眉毛老頭。我聽他跟排在他前面的鬈髮老太太說,家裡頭的閨女小子都喜歡,來一趟,我們就多買一點回去,你拎不動,我都拎上。

買多了幾次,發現奶油牛角、朱古力牛角最受歡迎。店裡的服務員剛把一大盤子烤好的奶油牛角擺出來,一轉身,就被伸過來的長鐵夾子給夾空了。就賣相而言,北方的麵包是不如南方做的精巧細緻,論個頭論餡料,卻是足量足分。尤其是裡頭裹着的奶油,味醇油厚,入口甜而不膩,麵包也是軟硬適中。不似南方的有些做法,綿軟黏牙,嚼起來滯口。食常常是來自同一地域的人,最容易生發出共鳴的載體。再長久的思念,也抵不上舌尖的記憶。有一天忙着整理上午的手上的工作,過了午餐時間,於是下樓買了兩塊奶油牛角,邊過馬路,邊吮着牛角尖上溢出來的奶油。猛然一抬頭,崇文門西大街十字路口邊上籠着的一片粉雲,影影綽綽,煞是好看。快步趕過去一瞧,明城牆遺址公園的梅花,竟然全開了。

歷史上的北京明城牆,全長大約有25公里。最早開始修築,是大明永樂17年。算一算迄今也快600年了。幾經風霜,幾經變故,現存的崇文門到城東南角樓一線的城牆遺址,只剩下1.5公里,是原北京內城城垣僅存的一段。北京市當年為了恢復明城牆原來的樣子,預算需要上百萬塊舊的城牆磚。北京市許多民眾,只要家裡存有舊的城牆磚,都主動捐了出來。後來據說捐出來的舊城牆磚,有40萬塊。

城牆修補起來後,又沿着城牆根兒種植了千株梅花,綠萼梅、硃砂梅、宮粉梅、大紅梅,應有盡有。這陣子春天也來得早,就被我正巧趕上京城梅花開。殘垣斷壁間,春柳扶風,雅潔的梅花,暗香幽微,蜿蜒厚重的古城牆,巍峨的箭樓,古都的味道迤邐襲來。果真應了那一句,一樣尋常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原來,三月的北京,不僅有共商國是的兩會,還有春天。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