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尖子必殺技】助建歸屬感 保集體回憶

2017-03-16

公共空間是指「公眾有權進入、無須繳付任何費用的非私人地方」,當中包括:公園、街道、廣場、庭院、長廊等。公共空間不足,對生活質素而言,有負面影響。

空間不足減社區凝聚力

在家庭方面,進行家庭活動的地方減少,例如野餐、小孩子在公園玩樂等。對低收入家庭而言,家中未必有足夠的活動空間、也沒有私人的會所,尤依賴公共空間,進行休憩的活動。

在社區方面,公共空間不足使社區內欠缺聚集、了解的平台。公共空間如公園,能聚集區內不同的住客。例如:小朋友可以在公園結識同區的小朋友,拓闊生活圈子;父母帶小孩到公園時可認識其他家長,互相交流育兒心得;老一輩也可以一起晨運下棋......長遠而言,公共空間不足會減低社區的凝聚力和歸屬感。

在個人方面,公共空間提供休憩的場地。城市人節奏急促,生活壓力大,公共空間很多時也是綠化空間,在廣場跳舞、在公園跑步、看書、畫畫,是很多人的減壓活動。

「公」「私」或有衝突

另外,公共空間其實也能夠保留本土文化特色,顯示該區的特色。不少公共空間,或者還代表了一份集體回憶。公共空間不足,未能滿足人們對公共空間的需求,最終導致假日人潮擁擠,掃興而回。

同學亦可思考「公共空間日益收窄」的原因及「私有化」的問題。(政府有將「公共空間」拍賣予「私人承辦商」發展商業用途嗎?)

其二:「公眾使用者」與「私人物業管理者」這兩個持份者之間的矛盾。

其三,不同公共空間設有不同的使用限制,你認同此做法嗎?(不准放風箏、不可奔跑等。) ■劉穎珊 文憑試通識科5**狀元、中大中文系畢業生、中大中學中文教育文憑在讀

【延伸閱讀】

1. 《尖沙咀銅鑼灣等地下街明年初完成總綱圖》,香港《文匯報》,http://news.wenweipo.com/2017/02/02/IN1702020015.htm

2. 《區議員籲商業社區共享》,香港《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7/02/02/HK1702020003.htm

3. 《東九文化地標 首重環保意念》,香港《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6/12/09/HS1612090013.htm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