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鬚曾為了裝扮所謂「民意高企」形象,刻意發放自己「廣受觀迎」的相片。但本報記者經過長時間近距離觀察及回訪部分現場目擊者及當事人,發現許多相片都是由「擺拍」而成。譬如,鬍鬚在網絡社交平台(fb)發放的在大角咀晏架街運動場打籃球的相片,就是將原本在現場打球的市民勸離,然後利用其專業攝影團隊的拍攝角度及打燈,刻意營造他「關心街坊、重視體育」的形象。
更令人感到可笑的是,鬍鬚曾為了展示「貼地人氣」,但又想「慳水慳力」,竟用三個「紙鬍鬚」代替本尊落區。但由於紙板公仔的握手角度太過「離地」,因此,就算有人想同紙板「握手」合照,其握手角度也難以舒適,握手的動作也相當怪異。只不過,這些肯定不會列入其fb上。
如果說營造相片還屬「小兒科」,那麼自稱精力充沛的背後卻是不時挑剔「落區」難易程度,試問,一個連幾層樓高的唐樓天台屋都不願去,連幾百米遠的馬路距離也不想走的人,怎能指望「未來五年陪香港人一起跑?」 ■記者 齊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