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創業正熱 粵港澳享紅利
內地「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熱潮如火如荼,北上創業分享熱潮紅利,成為港澳青年職業發展的熱門選擇。廣東作為內地經濟第一大省,兼備粵港澳三地的地緣優勢,不斷優化相關服務,創造良好的環境,也逐漸成為港澳青年北上創業的首選地。
粵港澳共迎創業黃金時代
記者獲悉,截至2017年1月,香港已經有12個香港團隊獲得邀請到廣東建立研發基地,香港有6所大學在深圳南山高新區建立了產學研基地和科研中心。相關人士認為,對於香港和內地的青年人,現在可以說是創業的黃金時代。國家大力推動「中國製造2025」策略,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利用先進科技,引領國家經濟結構朝着高增值、高技術的方向發展。
記者從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的《港澳專章》看到,明確提出要支持香港發展創科事業,培育新興產業,以及支持內地和香港在這方面加強合作,支持香港中小微企業和青年人在內地創業。追溯香港和廣東省在創科方面的合作早已展開,在2004年,香港特區政府就和廣東省推出了「粵港科技合作資助計劃」,推動粵港兩地轉化高科技研究成果,提升兩地企業的生產力。截至2016年4月的數據,香港創新及科技基金已為粵港兩地的科技產業合作撥款超過8億港元支持200多個項目。
據廣東省港澳辦主任廖京山介紹,廣東「十三五」規劃積極貫徹落實中央要求,着力推動創新發展作為經濟發展新動力,鼓勵發展科技創新、服務業創新、智慧生產和高端產業等,大力加強粵港澳合作發展創科事業,培育新興產業。根據《粵港合作框架協議》2017年重點工作安排,支持香港中小微企業和青年人在內地創業就業成為亮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同時成為粵港澳青年的新機遇,充分共享粵港澳合作的優勢資源和商機。
創新創業平台助力青年起航
2016年11月,「前海深港青年創新創業夢工場」已經有超過一百二十家創業團隊,其中由香港青年人創建和參與的團隊有接近六十家,佔到了將近一半的比例。香港的創業團隊普遍表示,夢工場提供很好的支持,有助公司業務的進一步發展。
隨着香港和內地在青年創業方面的交流也日漸頻繁,特區政府於2016年7月更是推出三億元的「青年發展基金」,透過資金配對的形式與非政府機構合作,為有志創業的香港青年提供資金。據了解,這個基金有一個特色,就是不限青年創業者的創業地點,換句話說,基金可支持青年人在內地創業,只要是年齡介乎18至35歲的青年人,皆可向獲政府撥款的非政府機構申請資助,而且基金除了為青年人提供資金外,也要有適當的支援,例如師友輔導和創業講座。
實際上,近年來粵港雙方均投入了大量資源推動兩地青年創業方面合作交流。比如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內的「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就是一個好例子,這是由前海管理局、深圳市青聯和香港青年協會共同為各地青年打造的創新創業的基地,不僅提供場地,更為青年創業者提供全面的支援,包括培訓、法律諮詢、稅務優惠等,這都能增加創業的成功率,對香港的青年創業者具吸引力。
記者了解到,深圳前海、廣州南沙和珠海橫琴相繼建設了「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平台」,而香港科技園公司去年也與內地的深圳等諸多城市都簽署了合作協議,面向香港和內地的青年創業家,提供「眾創空間」和全面支援。當中包括市場推廣、大學和研究所的人才交流計劃,以及企業家研討會等,協助企業開拓商機。預計在未來五年內,至少將有5萬名香港澳門青年在廣東就業創業得到良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