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玩轉粵港澳 > 正文

三宗俱善蓮花寇 肇慶慶雲寺

2017-04-14
■慶雲寺裡的大鼎。■慶雲寺裡的大鼎。

慶雲寺位於廣東肇慶鼎湖山的天溪山谷中,始建於明崇禎九年(1636年),光緒十九年(1893年),四周峰巒環抱,如瓣瓣蓮花,被冠上「蓮花寇」的美稱,是嶺南四大名剎之一,素有「禪、淨、律三宗俱善」之盛名,寺裡香火歷久不衰。

作為廣東四大名剎之一,慶雲寺是在蓮花庵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明崇禎六年(1633年),在犄和尚來到蓮花峰,視若佛地,於是結草為庵,取名蓮花庵。兩年後,棲壑大師應邀到蓮花庵當住持,並隨即大興土木,把緩坡削成七級,倚山勢構築五層殿宇,計有大小殿堂100多間,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可見規模之宏大。

響泉淨心靈 千峰碧無塵

慶雲寺按中軸線對稱佈局,自下而上依次為:第一層韋陀殿,內設知客堂、雲房,南有客堂、鼓樓;北有齋堂、鐘樓;第二層大雄寶殿,內設東土祖師殿、伽藍殿,三殿合而為一;第三層中正堂;第四層毗盧殿,南有藏經樓、七佛樓,北有睡佛樓、佛母樓;第五層塔殿,即原建之蓮花庵。寺宇建成後,棲壑大師見周圍霧靄裊裊,加之山頂有湖,「天將雨,湖先出雲」,遂將蓮花庵易名為慶雲寺。

寺中檻聯甚多,其中不乏名家名句。如寺前的「蓮華歷劫香初地,雲液飛泉響萬峰」,想必是說慶雲寺處於千峰與響泉之中吧!也有蘊含哲理的對聯如:「不作風波如世上,別有天地非人間」,橫批:「認取來時路」。寫的就頗有意味,令人深思。又如對聯:「到此已無塵半點,上來更有碧千尋」。無不滲透着清淨與曠遠,滌蕩遊客的心靈,讓人如入纖塵不染的仙境。

紅繩姻緣牽 情人意相聯

寺外還有一奇景:姻緣樹。本為高大的木棉樹與茂密的龍眼樹相對而立,枝枝葉葉卻相互纏繞、纏綿。宛如世上千里姻緣一線牽。想求美好姻緣的有情男女到此無不誠心許願,但願自己與有情人終成眷屬,永結同心!

鼎湖上素是寺中特有的名菜,色、香、味、形俱全,始創於明朝永曆初年。鼎湖上素的炮製,先是選取上好的冬菇、草菇、蘑菇、雪耳、木耳、榆耳、雲耳、砂耳、桂花耳,以及髮菜、筍乾、蝦米、腐竹、粉絲、黃花菜等,然後用清水將其浸發、洗淨,逐一煨製,再加上配料,用猛火共炆之,炮製時,要邊炆邊加入大量的清水,而鼎湖山之水屬清泉水,甘冽清甜,所以慶雲寺的鼎湖上素是其它寺廟之素菜所無法比擬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